• 指南解读 •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基于循证的选择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7,50(2)
: 96-100.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7.02.003
引用本文:
汪作为,
马燕桃,
陈俊,
等.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基于循证的选择
[J]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7, 50(2)
: 96-100.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7.02.003.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7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2985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2007年,沈其杰教授主编的《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1版正式发布后,其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被广泛使用,对我国精神医学界重视双相障碍的识别、开展临床诊治与疾病预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时代进步与科学发展,针对双相障碍等重大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日益增多,与诊治相关的循证证据以及临床经验不断积累,有关双相障碍的疾病概念、诊疗防治策略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双相障碍协作组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领导下,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于2014年3月启动了对《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的修订,并于2015年8月正式发布。我们就《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第2版的主要原则和再版特色做简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