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催产素在孤独症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8,51(6) : 398-401.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8.06.013
引用本文: 田音, 郑毅, 王刚, 等.  催产素在孤独症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8, 51(6) : 398-401.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8.06.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3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1019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一种,临床表现从幼儿时期开始,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1975年至2009年,孤独症患病率从1/5 000上升至1/110,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地区差异的流行。WHO指出,孤独症是目前全球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疾病之一。第二次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0~6岁儿童总数的1.1‰,约为11.1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36.9%,约为4.1万人。由于孤独症的患病率及致残率较高,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试读结束,后阅读更多内容。注册新用户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全文的内容
  • 绑定机构账号,免费阅读本篇文章
  • 购买本篇文献,获得本篇文章的阅读权限
  • 购买本期,获得本期所有论文的阅读权限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