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相关障碍
经历童年虐待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9,52(5) : 320-324.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9.05.00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历童年虐待抑郁症患者基础状态下特征性脑功能改变,并评价其与临床症状相关性。

方法

对50例抑郁症患者(经历童年虐待组和未经历童年虐待组各25例)行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扫描并计算低频波动振幅(ALFF),对两组ALFF值行双样本t检验比较,并行Alphasim多重比较校正;提取经历童年虐待组差异脑区平均ALFF值与临床症状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1)与未经历童年虐待组相比,经历童年虐待组在左额中回(t=4.14)、右额中回(t=4.11)、左顶下缘角回(t=4.12)ALFF值升高,在右楔前叶(t=-3.68)、右角回(t=-4.34)ALFF值降低。(2)经历童年虐待组右角回(r=-0.47)、左顶下缘角回(r=0.53)ALFF值与HAMD绝望感因子分相关。

结论

经历童年虐待抑郁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可能存在额中回、默认脑网络相关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异常,且部分脑区的异常可能与绝望感有关。

引用本文: 刘志芬, 乔丹, 张爱霞, 等.  经历童年虐待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J]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9, 52(5) : 320-324.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9.05.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其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低识别率和低治愈率给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均造成了严重负担。然而,目前抑郁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环境因素与抑郁症关系较密切[1]。由于儿童期是脑发育关键期,该时期的不良事件对脑发育的影响最大,童年虐待(childhood maltreatment)被认为是影响抑郁症发病率及特征的重要因素[2,3]。fMRI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脑功能成像手段,具有高分辨率、无创性、可重复性等优点。抑郁症患者存在广泛脑功能异常[4],但目前对经历童年虐待抑郁症患者MRI研究并不多见,其是否存在特异神经网络机制尚不清楚。我们旨采用低频波动振幅(ALFF)分析方法,探讨经历童年虐待抑郁症患者基础状态下特征性脑功能改变,并评价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