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癫痫42例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51(6) : 444-450.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8.06.008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各种抗体类型自身免疫性癫痫(autoimmune epilepsy, AE)的临床、结构及功能影像、炎性脑脊液、脑电图、伴发肿瘤等特征。

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确诊的AE 42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头颅MRI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脑脊液炎性改变、伴发肿瘤和生化检查结果等,总结其临床特征。

结果

42例AE中抗amphiphysin抗体相关者1例,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相关2例,抗γ-氨基丁酸B受体抗体相关6例,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相关24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相关9例。患者平均年龄(49.9±14.5)岁,男女比为5∶1。除抗NMDAR相关AE外,多表现为边缘叶脑炎的症状,以颞叶癫痫发作为其核心症状(21/33),发作多短暂且频繁,常出现睡眠中抽搐发作,伴认知功能减退、性格改变、精神行为异常,影像上常见内侧颞叶异常信号或异常代谢,脑脊液可呈炎性反应。面臂肌张力障碍及低钠血症是抗LGI1抗体相关AE比较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所有抗体类型相关AE对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疗效均较差,加用免疫治疗后预后良好。

结论

不同类型抗体相关AE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除抗NMDAR相关AE外,发作症候学多呈短暂、频繁的特点。AE均表现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免疫治疗+抗癫痫治疗可使得这部分患者的发作得到良好的控制。

引用本文: 吕瑞娟, 邵晓秋, 崔韬, 等.  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癫痫42例临床特征分析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6) : 444-450.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8.06.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大量证据表明癫痫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机制相关。有学者将一系列自身抗体或免疫细胞介导的癫痫称为自身免疫性癫痫(autoimmune epilepsy, AE)[1]。2002年2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3届国际自身免疫性疾病大会上AE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同年的Nature Immunology上也正式发表了AE的相关文章,作者指出此概念的提出是癫痫病学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历史事件[2]。AE与自身免疫性脑炎有一定重叠之处,但又不完全等同,自身免疫性脑炎除癫痫发作外,往往伴有明显的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从发病机制上看,两者具有类似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其临床关注重点各异,分别为癫痫和脑炎[3]。日本学者Murata等[4]将AE作为自身免疫性脑炎一个突出的临床亚型。目前,两者在概念上仍有值得进一步探讨之处。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