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外科研究
改良脾肺固定术后患者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影响因素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32(02) : 108-111. DOI: 10.3760/cma.j.issn.1007-631X.2017.02.004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59例患者的资料,应用彩超评估术后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根据术后3个月的彩超结果分为明显侧支循环组(最大侧支直径≥2 mm,n=43)和无明显侧支循环组(最大侧支直径<2 mm,n=16),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Child-Pugh分级、自由门静脉压力、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脾动脉主干内径、脾脏长径、射血分数、一秒率、行部分脾切除及脾上极被膜处理方法。

结果

本组59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有43例存在明显侧支,术后6个月有53例存在明显侧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6,P<0.05)。明显侧支循环组的脾脏长径(t=2.092)、一秒率(t=2.233)显著高于无明显侧支循环组(均P<0.05);2组患者的性别(χ2=0.092)、年龄(t=-1.254)、疾病类型(χ2=1.565)、Child-Pugh分级(Z=-1.821)、自由门静脉压力(t=0.912)、门静脉主干内径(t=0.008)、脾静脉主干内径(t=-0.485)、脾动脉主干内径(t=0.397)、射血分数(t=-0.852)、是否行部分脾切除(χ2=0.002)及脾上极被膜处理方法(χ2=1.731)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

门静脉高压患者经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后脾肺间可形成明显侧支循环,其建立情况与脾脏长径及一秒率有关。

引用本文: 党晓卫, 李路豪, 李林, 等.  改良脾肺固定术后患者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影响因素 [J]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7,32 (02): 108-111. DOI: 10.3760/cma.j.issn.1007-631X.2017.02.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改良脾肺固定术近期断流效果确切,远期的分流减压效果则依赖于脾肺之间侧支循环的有效建立[1]。尽管该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临床证实[2,3],但尚未有研究涉及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发生及发展。我们分析改良脾肺固定术后患者脾肺间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