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峡部双向传导时间对典型心房扑动导管消融终点判定的预测价值及探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22(3) : 209-214. DOI: 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8.006
摘要
目的

在三尖瓣-下腔静脉峡部(CTI)依赖性心房扑动(房扑)患者中,采用三维系统指导下右心房高密度标测(HDM),评价线性消融后裂隙情况及CTI双向传导(TIC)时间≥130 ms对CTI完全双向阻滞的预测价值。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开放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入选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7个中心连续39例CTI依赖性房扑患者,年龄(56.58±11.73)岁,男31例。记录峡部线性消融后冠状静脉窦口与右心房低位游离壁双向传导时间,以及起搏时HDM所示右心房激动顺序是否为单一方向及消融线上有无裂隙各自的发生例数。计算峡部双向传导时间≥130 ms对诊断峡部完全阻滞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

23例CTI双向传导时间≥130 ms的患者中有10例HDM存在裂隙,16例<130 ms的患者中有14例HDM出现裂隙。峡部传导时间≥130 ms作为CTI完全性阻滞判断标准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 67%、58.33%、56.52%、87.5%。24例存在传导裂隙患者中有14例裂隙部位为欧氏嵴侧,4例为三尖瓣环侧,1例为两侧均出现,5例未记录补点消融部位。

结论

峡部传导时间≥130 ms不宜单独作为CTI完全双向传导阻滞的判断标准,右心房HDM可为更可靠的标准。消融后裂隙部位常见于欧氏嵴区域。

引用本文: 林锦璇, 牛国栋, 冯天捷, 等.  峡部双向传导时间对典型心房扑动导管消融终点判定的预测价值及探讨 [J]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 22(3) : 209-214. DOI: 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8.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实现三尖瓣峡部完全双向传导阻滞是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射频消融的金标准[1, 2, 3]。目前,多采用右心房不同激动顺序来判断三尖瓣-下腔静脉峡部(cavotricuspid isthmus,CTI)是否达到双向传导阻滞[3],但相关研究多为二维标测时代的产物,而少有结合电-三维标测系统对其行进一步探讨者。研究显示,CTI消融线上出现双电位、消融前后峡部传导时间延长≥50%也可作为CTI双向传导阻滞的判断标准[4]。实际临床工作中大部分术者将CTI线性消融后峡部传导时间≥130 ms视为传导阻滞[5]图1)。但本研究组发现部分患者即使双向传导时间≥130 ms仍可诱发房扑,同时对右心房行高密度标测(high-density mapping,HDM)提示消融径线上存在裂隙,这说明该标准可能不够准确。本研究就对该标准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进行探讨,并结合HDM方法明确峡部消融常见的裂隙部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