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发展(节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23(5) : 459-460. DOI: 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9.015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疾病谱逐渐发生变化,传染病逐渐被控制,慢性病逐渐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是主要慢性病之一。我国心血管病学专业在20世纪50年代初步形成,在心血管病防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简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主要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及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方面取得的成绩;阐述了介入心脏病学(包括冠心病介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及外周血管介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心律失常和心电生理技术以及心血管影像学领域的进展,回顾了我国心血管流行病学的建立和发展。70年来我国的心血管病防治的发展成绩斐然,但要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早日达到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的拐点,还需要做出极大努力。

引用本文: 高润霖, 张澍, 王增武, 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发展(节选) [J]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 23(5) : 459-460. DOI: 10.3760/cma.j.issn.1007-6638.2019.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一、心血管病学学科的建立

解放前我国居民死因主要为传染病,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平均寿命不到40岁,心血管病少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尚无心血管病学学科,当时在教学医院和一些大医院一般在内科下设心血管病组或心肾组。1956年创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科医院",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吴英恺任院长,1958年移交地方,改建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成为我国第一所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我国各大城市医院也都逐渐培养了一定数量从事心血管病学专业的医师,成立了心血管内科。心血管病学领域的学术交流逐步开始活跃。1959年在西安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会议,同年启动了第一次全国高血压普查,标志着我国心血管病学学科开始形成。1964年在兰州召开了以高血压为主题的心血管内科学术会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