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胆源性脓毒症患者的细菌学分析与治疗策略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7,23(04) : 235-238. DOI: 10.3760/cma.j.issn.1007-8118.2017.04.006
摘要
目的

研究胆道感染导致脓毒症患者的细菌学分布特点,为临床早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共收治胆源性感染患者214例。分析人口学资料、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入ICU前抗感染治疗、住ICU时间,入ICU后留取细菌培养并分析非重复样本。

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胆源性脓毒症患者72例,分为脓毒症休克组和脓毒症非休克组,两组患者住ICU时长分别为(6.4±4.6)d、(2.3±1.8)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养结果显示,胆汁中分离出菌株48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3株、47.9%)、粪肠球菌(8株、16.7%)、屎肠球菌(2株、4.2%)。引流液分离出菌株80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1株、26.3%)、铜绿假单胞菌(9株、11.3%),肺炎克雷伯菌(6株、7.5%)。胆汁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的药物敏感率超过90.0%。

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导致胆道感染引起脓毒症的主要革兰阴性细菌,早期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可减少胆源性脓毒性休克的发生。

引用本文: 张晔, 童荔, 唐朝霞, 等.  胆源性脓毒症患者的细菌学分析与治疗策略 [J]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7,23 (04): 235-238. DOI: 10.3760/cma.j.issn.1007-8118.2017.04.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急性胆道感染是胆道系统结石、肿瘤及胆道系统相关疾病患者围术期重要并发症。胃肠道菌群在病理状态下进入胆道,腹腔内菌群移位导致脓毒症。临床发现用药延迟、剂量不足、抗菌谱未覆盖、引流不充分是胆源性感染导致脓毒症的重要因素[1]。发生脓毒症尤其是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发病48 h内病死率高,院内病死率高达46%[2,3]。早期使用抗感染药物是治疗胆源性感染重要手段。经验性抗生素的应用导致耐药风险增加,尤其是重症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多重耐药的致病菌[4]。胆源性脓毒性休克的早期抗感染方案仍无充分证据,导致经验性应用药物混杂。ICU收治的胆源性感染患者,入ICU前已长时间使用抗感染药物且效果不佳[5,6]。因此,临床应重视感染期发生脓毒症的早期有效抗感染治疗。尤其在没有病菌学证据前使用准确的抗感染方案,可有效减少进展至胆源性休克的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