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术前不同胆管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及其Meta分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8,24(12) : 823-828. DOI: 10.3760/cma.j.issn.1007-8118.2018.12.008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术前胆管引流(PBD)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纳入比较经皮肝胆管引流(PTBD)和经内镜胆管引流(EBD)两组患者总生存率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4月30日。应用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CI)评价长期生存率,用比值比(OR)和95% CI评价影响因素。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其中PTBD组818例、EBD组1 253例。分析结果表明,与PTBD相比,EBD组患者具有明显生存优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63,95% CI: 0.51~0.77,P<0.05)。生存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BD组患者病情较轻,表现为早期肿瘤患者比例高(P<0.05)、合并淋巴结转移率低(P<0.05),患者术中出血发生率低(P<0.05)、术后联合化疗的比例高(P<0.05)。

结论

在MOJ患者术前胆管引流选择方面,EBD在长期疗效上具有优势的结论缺乏足够依据。

引用本文: 王垒, 林南平, 柯桥, 等.  术前不同胆管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及其Meta分析 [J]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8,24 (12): 823-828. DOI: 10.3760/cma.j.issn.1007-8118.2018.12.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MOJ )是由于肝胆胰恶性肿瘤浸润、压迫,导致肝内外胆道梗阻的一组疾病。高胆红素血症为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1]。MOJ合并高胆红素血症往往由于多器官、多系统的广泛病理生理紊乱,包括肝功能受损、肾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免疫功能异常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使患者丧失手术机会或者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风险[2,3,4]。虽然目前各指南并不建议对MOJ患者进行常规术前胆管引流(preoperative biliary drainage, PBD)[5,6,7,8,9];但是PBD确实有效降低了血中胆红素水平,改善了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全身病理生理改变,增加了MOJ患者的手术机会[10]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