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医学专栏
X-性连锁鱼鳞病两家系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8,21(5) : 293-300. DOI: 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8.05.004
摘要
目的

对2个X-性连锁鱼鳞病(X-linked ichthyosis,XLI)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及胎儿产前诊断。

方法

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磁珠鉴别/分离技术(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on-BeadsTM,BoBs)、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和微阵列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技术,对未知鱼鳞病家族史的家系1和已知鱼鳞病家族史的家系2的羊水及外周血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及胎儿产前分子诊断,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

(1)家系1:产前BoBs方法检测到家系1胎儿(Ⅳ-12)XC1探针为0.36~0.50,提示存在微缺失。孕妇(Ⅲ-13)SNP-array检测结果显示Xp22.31区域存在1.68 Mb拷贝数缺失,丢失4个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基因(分别为HDHD1STSVCXPNPLA4)。胎儿SNP-array结果为arr[hg19] Xp22.31(6 455 151-8 135 644)×0,提示缺失遗传自母亲。FISH分析的结果证实胎儿STS基因缺失,核型结果为46,XY。孕妇表妹(Ⅲ-21)及表外甥(Ⅳ-14)同样存在STS基因缺失,缺失大小与孕妇及胎儿一致。结果Ⅳ-12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时皮肤未见异常,生后1周腹部出现白色鳞屑广泛附着,天气干燥时症状加重。对该例婴儿随访至8月龄,未发现其他临床症状。(2)家系2:SNP-array结果显示,孕妇(Ⅲ-21)、先证者(Ⅳ-16)及胎儿(Ⅳ-17)在Xp22.31区域存在1.2 Mb拷贝数缺失,丢失4个OMIM基因(分别为HDHD1STSVCXPNPLA4)。FISH结果验证家系2胎儿STS基因缺失。胎儿核型结果为46,XY。结果Ⅳ-17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时皮肤未见异常;至10日龄时,腹部出现白色鳞屑广泛附着。对该例婴儿随访至4个月,未发现其他临床症状。

结论

联合运用BoBs、FISH和SNP-array等分子遗传学技术有助于XLI的诊断及遗传咨询。

引用本文: 徐两蒲, 张敏, 黄海龙, 等.  X-性连锁鱼鳞病两家系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 [J]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8, 21(5) : 293-300. DOI: 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8.05.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X-性连锁鱼鳞病(X-linked ichthyosis,XLI)是一种以皮肤广泛对称附着多角性干燥鳞屑为特征的遗传性皮肤病。鳞屑颜色深浅不一,70%患者表现为深棕色,30%的患者表现为浅灰色,好发于耳前区、脖颈、腋窝、前腹和四肢伸侧[1]。XLI的发病率为1/(1 500~6 000)[2,3]。位于Xp22.31区域的类固醇硫酸酯酶(steroid sulfatase,STS)基因被确认为XLI的致病基因,其中约90%的XLI患者为STS基因全缺失,其余为小片段缺失和点突变[4,5]。本单位联合运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对1个未知鱼鳞病家族史家系和1个已知鱼鳞病家族史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及胎儿产前诊断,报告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