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型研究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9,22(5) : 316-323. DOI: 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9.05.005
摘要
目的

探讨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中性粒细胞表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的晚发型败血症患儿42例(早产儿26例,足月儿16例)为病例组,非感染患儿33例(早产儿20例,足月儿13例)为对照组。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将病例组分为重症败血症组(11例)及轻症败血症组(31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CD16及CD62L的表达情况以确定新生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亚群分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重症与轻症败血症患儿之间中性粒细胞亚群分布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中性粒细胞亚群分布与新生儿败血症严重程度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估中性粒细胞亚群在败血症严重程度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

新生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有4个亚群,分别为早期中性粒细胞(CD16/CD62L)、未成熟中性粒细胞(CD16/CD62L+)、成熟中性粒细胞(CD16+/CD62L+)及活化中性粒细胞(CD16+/CD62L)。在对照组新生儿外周血中,以活化中性粒细胞[早产儿为61.1%(20.2%~79.4%),足月儿为47.6%(15.2%~70.1%)]及成熟中性粒细胞[早产儿为35.7%(19.9%~75.8%),足月儿为52.0%(25.6%~82.8%)]为主。与对照组早产儿相比,病例组早产儿外周血中早期中性粒细胞[3.5%(1.7%~9.4%)与1.9%(0.6%~4.0%),Z=-2.501,P=0.012]及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比例[6.3%(0.7%~45.5%)与0.4%(0.3%~0.7%),Z=-3.878,P<0.001]均明显升高,而活化中性粒细胞比例则明显减低[8.3%(2.3%~49.2%)与61.1%(20.2%~79.4%),Z=2.991,P=0.002];各亚群细胞绝对计数呈现同样的差异。而病例组足月儿外周血中未成熟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较对照组足月儿升高[49(18~200)与13(5~36)个/ul,Z=-2.193,P=0.028]。重症败血症患儿外周血早期及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5.8%(3.4%~17.8%)和23.0%(6.3%~47.0%)]及绝对计数[分别为304(137~1 478)和1 003(487~2 818)个/ul]均较轻症败血症者[分别为3.0%(1.4%~7.3%)和0.9%(0.5%~6.8%),158(53~321)和85(18~275)个/ul]明显升高(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败血症患儿外周血中早期中性粒细胞比例与败血症严重程度有关(OR=1.2,95%CI:1.0~1.4,P=0.012)。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7(95%CI:0.6~0.9),当以外周血早期中性粒细胞比例3.3%为临界值时,对重症败血症诊断价值最高,敏感性为81.8%(95%CI:48.2%~97.7%),特异性为62.3%(95%CI:42.2%~78.2%)。

结论

新生儿外周血中存在4个亚群中性粒细胞,且可能存在自身活化现象;败血症发生后,早产儿与足月儿中性粒细胞亚群变化不同;早期中性粒细胞比例与新生儿败血症严重程度相关,对重症败血症可能具有预测价值。

引用本文: 韩俊彦, 曹云, 张晓明, 等.  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型研究 [J]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9, 22(5) : 316-323. DOI: 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9.05.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及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危重新生儿存活率已明显提高。但败血症仍然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2]。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适应性免疫尚未完全建立,固有免疫在抗感染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即多形核细胞,是固有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在清除病原菌、分泌细胞因子、激活适应性免疫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3,4]。表面分子标志是区分中性粒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及活化状态的重要标志。CD16(FcRⅢ受体)在中性粒细胞的发育晚期表达于中性粒细胞表面,在成熟及感染发生后的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升高;CD62L(L-选择素)在杆状核及成熟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但当被激活、发生凋亡或在体外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时其表达减低或消失[5]。对成人的研究发现,外周血中存在不同表型的中性粒细胞[6]。体外研究显示,利用内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并根据表面CD16及CD62L的表达可将中性粒细胞分为不同的亚群,且CD16+/CD62L亚群中性粒细胞水平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有关,并可导致免疫抑制状态,不利于病原菌的识别与清除[7]。新生儿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败血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成人不同[8,9,10]。目前,新生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亚群的分布及败血症时中性粒细胞的表型变化尚不清楚。故本研究分析新生儿中性粒细胞的分布,初步探讨发生败血症时中性粒细胞表型分布的变化及意义。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