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医学专栏
早孕期肠系膜上动脉走行异常预测先天性膈疝的临床价值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9,22(8) : 587-590. DOI: 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9.08.010
摘要
目的

探讨早孕期(孕11~13周+6)超声检查胎儿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走行异常预测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行早孕期颈项透明层筛查的胎儿,筛查时应用低速HD-Flow成像技术显示胎儿SMA,观察SMA走行,定义SMA与腹主动脉之间角度>90°为异常。当怀疑SMA走行异常时,仔细扫查胎儿胸腔及腹腔脏器位置有无异常,并分别在孕16~18周、孕20~24周、孕28~32周和孕37~40周复查超声。超声诊断CDH的胎儿行MRI检查,引产后尸体解剖确诊。电话随访所有病例的妊娠结局。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共6 899例孕妇(6 964例胎儿)行早孕期颈项透明层筛查,均成功显示SMA。3例胎儿发现SMA走行异常,其中2例分别在孕17周+和孕23周+超声复查时诊断为左侧CDH,均引产终止妊娠,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CHD;另1例在早孕期同时检出巨大脐膨出而引产。6 961例SMA走行未见异常胎儿中,6 120例成功随访到妊娠结局,其中1例在孕32周超声检查时发现左侧CDH,活产分娩,新生儿MRI检查确诊为左侧CDH;其余病例均未检出CDH。

结论

早孕期胎儿SMA走行异常可能是一种简单、可行的预测CDH的指标,有助于提前诊断时间,从而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足够的准备时间。

引用本文: 杨鑫, 李偲琦, 苏小微, 等.  早孕期肠系膜上动脉走行异常预测先天性膈疝的临床价值 [J]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9, 22(8) : 587-590. DOI: 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9.08.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是胎儿期膈肌发育异常导致连续性中断,引起腹腔内脏器疝入胸腔的疾病。活产儿中CDH发生率为1∶3 000[1],由于常合并严重的肺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高压,所以CDH病死率很高[2,3,4]。自从出现了胎儿镜气管封堵术后,CDH患儿的存活率有所提高。胎儿镜气管封堵术的最佳实施孕周为27~30周[5],一旦诊断滞后延误手术时机将会影响出生结局。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产前超声检查已能够为CDH的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但大多数病例是在中孕期结构筛查时甚至晚孕期才被发现[6]。因此可能错失产前诊断或宫内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很少有研究报道早孕期诊断CDH的有效方法,仅在少数病例中因发现纵膈移位、充满液体的胃泡出现在心脏的旁边或后面等间接征象来诊断CDH[7,8]。近年国外有研究认为,早孕期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走行异常有助于诊断CDH[9]。正常情况下SMA应朝向骶尾侧,该研究显示3例早孕期可疑CDH胎儿和4例脐膨出胎儿均出现SMA"上翘征",即SMA走行朝向头侧,因此认为SMA走行异常能提高CDH和脐膨出的诊断敏感性[9]。故本研究初步探讨早孕期SMA走行异常预测CDH的临床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