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多种细胞因子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评估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5,38(8) : 562-566. DOI: 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5.08.014
摘要
目的

建立多种细胞因子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并与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比较其诊断准确性,评估其诊断价值。

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天津海河医院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147例,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结核组)95例和恶性胸腔积液组(对照组)52例。利用液相芯片技术对所有患者的胸腔积液进行γ-干扰素(IFN-γ)、趋化因子CXCL10(CXC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6(IL-1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7(IL-27)、白细胞介素33(IL-33)测定,同时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建立回归模型并确定其概率预测值P的最适诊断界点。

结果

各细胞因子单独诊断时AUC比较:CXCL-10> IL-27> IFN-γ> IL-33> IL-17> IL-16> TNF-α> VEGF> IL-2;联合诊断时,CXCL-10、IFN-γ、IL-27及IL-33进入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为P=1/1+e–(–9.498+0.030×CXCL-10+0.012×IFN-γ+0.002×IL-27+0.234×IL-33),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95、96.84%和98.08%,均优于各单项诊断指标;其AUC(0.995±0.003)显著高于T-SPOT.TB(0.921±0.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235,P<0.01),同时,两方法诊断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2 5,P>0.05),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795>0.75)。

结论

本研究的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重复性的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平台,为临床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科学准确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 38:562-566)

引用本文: 刘佳庆, 张立, 冯爽, 等.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多种细胞因子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评估 [J]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8(8) : 562-566. DOI: 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5.08.01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结核性胸膜炎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病之一,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较为困难。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涂片镜检阳性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数量较少,所以阳性率很低[1];胸膜病理学检测特异度较高,但其具有创伤性;临床常规应用的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是较为准确的辅助诊断指标,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传统的结核菌素试验有1/3的患者结果为阴性[2];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uberculosis infected T cells detection,T-SPOT.TB)是一项在全球获得广泛认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诊断技术,并且胸腔积液中的单个核细胞用于T-SPOT.TB试验诊断结核病时的表现显著优于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3]。但T-SPOT.TB操作繁琐并且由于需要隔夜培养而导致报告时限(turnaround time, TAT)较长,另据报道T-SPOT.TB在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的应用和诊断有诸多限制[4]。液相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集流式技术、荧光微球、激光、数字信号处理和化学技术为一体的新型高通量检测技术,为临床诊断中的多重指标分析及批量标本检测提供了自动化的检测手段,正逐步从研究室进入临床实验室[5]。本研究即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同时检测胸腔积液中的多种细胞因子,以期建立一种无创且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能满足临床需要的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快速诊断模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