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新生儿血红蛋白病血斑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调查结果分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8,41(6) : 466-469. DOI: 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8.06.012
摘要
目的

分析评价2017年新生儿血红蛋白病血斑筛查室间质量调查结果,以改进和提高血红蛋白病筛查质量。

方法

2017年10月向全国26家开展新生儿新生儿血红蛋白病血斑筛查实验室发放5个批号质控血片(批号201711-201715)。实验室自愿参加此次调查活动,并按照规定格式上报结果、测定方法、仪器和试剂等相关信息。组织者采用Clinet EQA程序和Microsoft Excel 2010等软件对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质控样本的结果采用正确率(回报结果正确实验室数/参加该项目检测实验室总数)进行描述性评价。

结果

有21家实验室回报了结果,回报率为80.8%(21/26)。5个批号中,临床判断结果的正确率为100% (21/21)、90.5% (19/21)、90.5% (19/21)、57.1% (12/21)和100% (21/21)。

结论

本次新生儿血红蛋白病血斑检测室间质量调查结果总体上是满意的,仅HbBart′s和HbA2部分批号存在与预期不符合的结果。筛查实验室应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意识,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提高我国新生儿血红蛋白病血斑筛查结果的准确度。(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466-469)

引用本文: 杜雨轩, 黄烁丹, 邹婕, 等.  新生儿血红蛋白病血斑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调查结果分析 [J]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8, 41(6) : 466-469. DOI: 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8.06.01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或珠蛋白肽链合成速率异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所引起的一组遗传性疾病,其发病遍及全球,也是我国南方各省影响最大、发病率最高的遗传病之一,多见于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省份[1,2]。由于血红蛋白病的分子病理具有高度异质性,且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和种族特征,因此了解高发人群的发病情况是控制血红蛋白并的重要前提。通过开展新生儿血红蛋白病筛查,可有效了解新生儿是否存在血红蛋白病高危患儿的危险,也是预防儿童病残、提高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