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整形外科·临床研究
手术优先模式治疗AngleⅢ类牙颌畸形185例临床回顾分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34(6) : 422-431. DOI: 10.3760/cma.j.issn.1009-4598.2018.06.004
摘要
目的

探索手术优先模式正颌正畸联合序列治疗AngleⅢ类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就诊的185例Angle Ⅲ类牙颌畸形病例,根据X线头影测量结果及面型特征分为3种类型。①Ⅰ型:下颌前突或偏突畸形;②Ⅱ型:上颌后缩并下颌前突畸形;③Ⅲ型:磨牙轻度近中错FDA1、前牙対刃或轻度反FDA1、或前牙覆FDA1覆盖正常但面中部轻度凹陷。全部采用先正颌、后正畸的治疗模式,术前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模拟设计,针对不同类型选择手术方式。Ⅰ型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式; Ⅱ型采用Le Fort Ⅰ上颌截骨同期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式; Ⅲ型采用下颌根尖下截骨术式配合上颌前牙正畸或同期行梨状孔四周生物材料植入充填术。术后2周所有患者均行术后快速正畸治疗6~12个月。分析患者术前、术后7 d、正畸完成后的X线片标记点测量数据。

结果

所有患者整体疗程时间缩短,容貌面型显著改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咀嚼功能及颞颌关节功能良好。未出现重度感染、骨质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术中骨折6例(3.24%),即刻钛板固定;下牙槽血管神经束损伤2例(1.1%);术后暂时性开颌19例(10%),经术后颌间牵引1个月消除。其X线头影测量结果显示:经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硬、软组织测量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手术优先模式治疗后的颌骨、牙齿咬合关系的稳定性与传统常规正颌外科模式相近,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随访中,SNB角、ANB角平均复发率约为22%、19.8%,复发角度小于2°。

结论

先手术后正畸的手术优先治疗模式可以作为多数Angle Ⅲ类牙颌畸形的治疗方法,但要注意适应证和手术术式的选择。

引用本文: 杨斌, 王怀良, 丁榆德, 等.  手术优先模式治疗AngleⅢ类牙颌畸形185例临床回顾分析 [J] .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 34(6) : 422-431. DOI: 10.3760/cma.j.issn.1009-4598.2018.06.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些正颌外科专家提出先正畸去除牙齿代偿性变化后行正颌手术,术后再正畸的常规正颌治疗模式[1,2]。1988年,Behrman[3]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成年患者的需求不同于未成年人,开始探讨先手术后正畸的治疗方案,由正颌手术先将上下颌骨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关系,其口周软组织肌力有利于牙齿去代偿。1991年,Brachvogel等[4]率先尝试将所有的正畸治疗都放在正颌手术之后进行。2009年,日本学者Nagasaka等[5]首次提出了"手术优先"(surgery-first approach,SFA)这一术语,强调SFA是指患者正颌手术之前不接受任何牙齿移动的正畸治疗或只接受不超过2个月的简单正畸治疗,并应用这种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新理念成功治疗1例下颌前突伴上前牙唇倾的Ⅲ类骨性错FDA1畸形患者。骨性AngleⅢ类错FDA1是由于上颌骨发育不足或下颌骨过度发育以及牙齿萌出、位置和轴向的异常,继而出现颌骨的大小、形态、位置关系异常,导致上、下颌骨的发育不协调,从而引起面部形态及功能障碍,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牙颌面发育性畸形。手术优先模式首先通过正颌外科手术调整硬组织的前后位置关系,达到过渡FDA1咬合关系即刻改善软组织侧貌,术后行快速正畸,恢复咬合关系[6]。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模拟术前、术后去代偿正畸的过程,可在未经术前正畸的情况下辅助手术方案的正确制定。我们近年来应用手术优先的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模式治疗185例AngleⅢ类牙颌畸形患者,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做一回顾性分析。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