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miR-146a-5p在先天性巨中型黑色素细胞痣及正常皮肤中的差异表达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34(9) : 747-751. DOI: 10.3760/cma.j.issn.1009-4598.2018.09.015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型黑色素细胞痣、先天性中型黑色素细胞痣和正常皮肤在miRNA表达水平的差异。

方法

分别收集先天性巨型黑色素细胞痣、先天性中型黑色素细胞痣和正常皮肤样本各10例。第一步:每组选取3例样本进行AgilentmiRNA芯片检测,筛选不同组别间的差异miRNA。选取与MAPK、Wnt、NF-kB等信号通路有关的5个差异miRNA进行下一步验证,分别是:miR-146a-5p、miR-140-5p、miR-106b-5p、miR-17-5p、miR-483-5p。第二步:每组选取10例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法)对上述差异miRNA表达进行定量验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通过miRNA芯片检测,共发现了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与正常皮肤之间的23个差异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发现miR-146a-5p含量在先天性巨型黑色素细胞痣与中型黑色素细胞痣比较P=0.003;先天性巨型黑色素细胞痣与正常皮肤比较P=0.000;先天性中型黑色素细胞痣与正常皮肤对比P=0.013,三者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4个miRNA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中miR-146a-5p的表达量增高,先天性巨型黑色素细胞痣增高尤为明显,这可能与不同组织中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衰老状态有关。

引用本文: 孙敏, 王新刚, 宋卓, 等.  miR-146a-5p在先天性巨中型黑色素细胞痣及正常皮肤中的差异表达 [J] .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 34(9) : 747-751. DOI: 10.3760/cma.j.issn.1009-4598.2018.09.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黑色素细胞痣是黑色素细胞聚集成巢状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很高。传统的Kopf分类将其分为3类:小型黑色素细胞痣,直径<1.5 cm;中型黑色素细胞痣,直径1.5~20.0 cm;巨型黑色素细胞痣,直径>20 cm[1]。巨型黑色素细胞痣恶变率较中型和小型黑色素细胞痣明显增高[2]。目前关于不同类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因学,鲜有微小核糖核苷酸(microRNA,miRNA)表达水平的研究。而miRNA作为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参与细胞的增生、免疫、炎性反应、肿瘤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临床上不同类型的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其外观表现及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的差异,本研究选择先天性巨型黑色素细胞痣和先天性中型黑色素细胞痣作为研究对象,对其miRNA表达水平进行差异性研究。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