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中毒
青褶伞中毒的物种鉴定、中毒特征及救治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25(6) : 739-743.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6.011
摘要
目的

探索褶伞属青褶伞的物种鉴定,总结青褶伞中毒诊断及救治方法,为该蘑菇造成的中毒事件处理和中毒患者救治提供借鉴。

方法

结合中毒案例,收集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救治资料和可疑毒蘑菇样本,对毒蘑菇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青褶伞造成的中毒特征及救治进行梳理。

结果

2名中毒患者食用了不等量的,自行采集的白色野生蘑菇;发病潜伏期约4 h。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呈稀水样便),一名患者伴有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升高,另一名患者呕吐少量淡红色液体,并在第2天伴有淡血性稀水便。给予足量补液、激素、保肝、青霉素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3 d后全部治愈出院。毒蘑菇样本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

结论

该中毒事件是一起由青褶伞引起的经口中毒,青褶伞菌为有毒蘑菇,主要引起消化道刺激性改变,病情较轻,病程短;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青褶伞的物种鉴定是识别青褶伞的有效方法。

引用本文: 李海蛟, 孙承业, 乔莉, 等.  青褶伞中毒的物种鉴定、中毒特征及救治 [J]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6) : 739-743.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6.01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 (G. Mey.) massee]又称大青褶伞、大青褶皱伞,在南方一些地区被叫作青褶环伞、铅绿褶菇、绿孢环柄菇、毒绿褶菇,是一种大型真菌,隶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伞菌科(agaricaceae),褶伞属(chlorophyllum)。该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湖南、江苏、四川、西藏、香港和云南等省份,于夏秋季生长在草坪、阔叶林或云南松等地上[1,2,3]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