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
甲基苯丙胺急性暴露对小鼠神经元的损伤作用研究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25(11) : 1393-1399.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11.008
摘要
目的

探讨甲基苯丙胺(METH)急性暴露后引起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方法

甲基苯丙胺给与小鼠后,对小鼠的刻板行为进行评分,通过Y水迷宫的方法评估小鼠空间记忆能力。分子水平,试剂盒法检测皮层区诱导型NO释放水平,利用Western-blot法观察神经元凋亡标志性蛋白Bax、Bcl2及Caspase 3表达水平。在细胞水平,利用彗星实验,观察甲基苯丙胺对原代培养神经元DNA的损伤情况。利用JC-1探针观察甲基苯丙胺对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此外,通过Western-blot法,阐述MAPKs通路在METH引起神经元损伤中的潜在作用。

结果

METH显著增加小鼠的刻板行为,且明显降低小鼠空间识别能力。在分子层面,发现诱导型NO含量显著增高,相应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增高,神经元细胞膜电位的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MAPKs在METH处理后,通路激活,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预孵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后,METH引起凋亡蛋白表达增高的趋势降低。

结论

METH可多途径引起神经元损伤,激活MAPKs通路,而p38-MAPK可能参与了METH引起的神经元的损伤。

引用本文: 蒋雷, 钱文溢, 张劲松, 等.  甲基苯丙胺急性暴露对小鼠神经元的损伤作用研究 [J]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 (11): 1393-1399.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11.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2011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达154.9万,新滋生吸毒人员达21.4万人,其中大多数低于25岁[1],而潜在的吸毒人数甚至可能达到1 000~1 200万[2]。相较于传统鸦片、海洛因等毒品而言,近几年来,以甲基苯丙胺(METH,俗称"冰毒")最具代表性的新型毒品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METH滥用可导致严重的中毒现象,引起致命性并发症,常见有肝细胞坏死、心肌梗死、脑水肿、脑卒中、急性肾衰竭等[3]。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因吸食METH而急诊就诊的人次高达94 000人次[4]。随着我国METH滥用人数及范围的不断蔓延,可以预见,METH滥用引起的中毒甚至多器官功能损伤在急危重症中的比例将逐渐增加。脑作为METH主要作用靶器官,其致死、致残作用逐渐被关注。因而,该研究主要围绕METH的神经毒性作用,探索METH急性暴露后小鼠行为学,脑皮层神经元分子生物学的改变,进而阐述METH引起神经元损伤的部分机制。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