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危重症
Th1/Th2细胞因子对粒细胞缺乏和非粒细胞缺乏脓毒症患儿预后评估的意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28(6) : 691-696.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6.007
摘要
目的

探讨粒细胞缺乏(粒缺)和非粒细胞缺乏(非粒缺)的脓毒症患儿细胞因子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138例诊断为脓毒症的患儿,根据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分为粒缺组、非粒缺组,根据有无脓毒性休克,分为休克组、非休克组,分别分析各组炎性指标(CRP、PCT)、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NF-γ)、PRISM-Ⅲ评分及治疗转归。

结果

1)138例脓毒症患儿,64例为粒缺,74例为非粒缺,粒缺组PRISM-Ⅲ评分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48),两组患儿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粒缺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P=0.02)。粒缺组CRP、IL-6、IL-10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01;P=0.001;P=0.032),粒缺组TNF-α显著低于非粒缺组(P=0.032)。2)在64例粒缺脓毒症患儿中有23例为脓毒性休克,41例非脓毒性休克,休克组PRISM-Ⅲ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01),休克组病死率(10/23,43.5%)显著高于非休克组(1/41,2.4%)(P=0.001)。休克组的CRP、PCT、IL-6、IL-10、TNF-α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01;P=0.001;P=0.001;P=0.005;P=0.019),ROC曲线分析,IL-6曲线下面积为0.80,Cut-off值为315.38 pg/mL,IL-10曲线下面积为0.80,Cut-off值为45.18 pg/mL,TNF-α曲线下面积为0.85,Cut-off值为1.95 pg/mL。3)在74例非粒缺脓毒症患儿中,19例为脓毒性休克,55例非脓毒性休克,休克组PRISM-Ⅲ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22),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休克组IL-10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15)。4)对42例脓毒性休克的患儿分析,23例为粒缺组,19例为非粒缺组,粒缺组PRISM-Ⅲ评分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05),粒缺组病死率(47.8%)和非粒缺(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粒缺组CRP、PCT、IL-6、IL-10因子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01;P=0.001;P=0.001;P=0.035),两组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分析96例非脓毒性休克的患儿,41例为粒缺组,55例为非粒缺组,两组PRISM-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非粒缺组病死率(20%)显著高于粒缺组(2.4%)(P=0.02)。粒缺组CRP、IL-6显著高于非粒缺组(P=0.005;P=0.033),粒缺组TNF-α显著低于非粒缺组(P=0.007)。

结论

合并粒缺的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治疗时间长。粒缺患儿发展为脓毒性休克时病死率显著增高,其IL-6、IL-10、TNF-α也显著升高。IL-6、IL-10、TNF-α可以帮助预测脓毒症患儿的预后。

引用本文: 奚悦玲, 宁铂涛, 王莹, 等.  Th1/Th2细胞因子对粒细胞缺乏和非粒细胞缺乏脓毒症患儿预后评估的意义 [J]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6) : 691-696.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06.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脓毒症是指感染(可疑或证实)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性休克是指脓毒症诱导的组织低灌注和心血管功能障碍[1]。有研究显示粒缺期发热进展为脓毒症的概率为70%~100%,25%进展为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2,3,4]。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进入ICU最初6 h内被延误诊断、治疗与病死率增高密切相关,且增加医院资源的消耗[5]。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