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Presepsin区分脓毒症患者G-菌与G+菌、真菌感染的价值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28(10) : 1301-1304.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10.023
摘要
目的

验证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能否用于区分脓毒症患者革兰氏阴性菌(G-菌)感染与革兰氏阳性菌(G+)、真菌感染。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重症监护病房(ICUs)细菌或真菌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者,根据培养结果分为G-菌组、G+菌组和真菌组。入院时取外周血检测presepsin和降钙素素原(PCT)水平。

结果

(1)共156例患者纳入研究,96例(62%)患者G-菌感染,25例(16%)患者G+菌感染,35例(22%)患者真菌感染;(2)G-菌组presepsin水平明显高于G+菌组(P = 0.005)和真菌组(P = 0.000);(3)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presepsin区分G-菌感染与G+菌、真菌感染明显优于PCT(AUC: 0.809 vs 0.712,P = 0.024),presepsin联合PCT后区分G-菌感染与G+菌、真菌感染明显优于单独presepsin(AUC: 0.866 vs 0.809,P = 0.041)。

结论

与PCT相比,presepsin可更好地用于区分脓毒症患者G-菌与G+菌、真菌感染。

引用本文: 叶志辉, 丁洪光, 叶靖坤, 等.  Presepsin区分脓毒症患者G-菌与G+菌、真菌感染的价值 [J]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 (10): 1301-1304.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9.10.02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早期识别致病菌和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研究表明,抗生素的不恰当使用会诱导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二重感染[2],增加脓毒症患者的死亡风险[3]。病原菌培养是确定脓毒症患者感染源的金标准,但有很大的局限性,病原菌培养耗费时间长,而且有30%左右的假阴性率[4]。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病原菌诊断系统虽然可较快的得出检验结果,但是假阳性率偏高且费用昂贵[5]。因此,能快速、准确识别致病菌,且价格低廉的生物标记物将有望成为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新选择。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