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不同肠内营养供给方式对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研究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29(1) : 92-98.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1.015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肠内营养供给方式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平均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予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观察组给予持续加热推泵输注肠内营养乳剂,对照组采用顿服瑞能营养液。治疗10 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水平、免疫指标、炎症指标、氧合指标的变化,同时进行胃肠道功能障碍(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nd failure, GIDF)评分以及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记录临床转归(机械通气时间和治疗有效率)。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10 d后白蛋白[(31.22±2.36)g/L]及前白蛋白[(0.29±0.24)g/L]均有升高(P=0.015和P=0.023),免疫指标水平改善[IgG (13.24±0.70)g/L,P=0.020;IgM (1.43±0.19)g/L,P=0.011;CD4+/CD8+ 1.55±0.49,P=0.043],炎症指标有所下降[IL-6 (312.54±42.53)pg/mL,P=0.031;PCT (1.56±0.81)ng/mL,P=0.017],血气氧合指数改善[PaO2/FiO2 (315.58±20.37)mmHg,P=0.019]。GIDF评分(10.6±1.2)、SOFA评分(8.5±1.7)均低于对照组(P=0.041和P=0.038)。临床转归情况提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减少[(6.01±1.48)d vs (8.12±1.17)d,P=0.039],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67.44% vs 41.86%, P=0.027)。

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中应用持续加热推泵的输注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维持脏器功能稳定,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引用本文: 孙宏, 李珂, 杨倩, 等.  不同肠内营养供给方式对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研究 [J]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29(1) : 92-98.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1.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2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817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增加,加之老年人多伴发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易出现严重营养不良,导致老年患者的呼吸肌收缩功能、肺功能、免疫功能等严重受损,加重感染。机械通气后患者因意识、体力、创伤、焦虑和恐惧等因素影响,产生组织灌注不足和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消化系统功能的严重损害,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易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营养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营养支持已成为重症肺炎患者救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enteric nutrition,EN)更有利于维持肠道机械、化学、生物和免疫屏障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良好的营养支持系统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后期康复,尤其是肠道功能显著降低的老年危重症患者。此外通过空肠营养管鼻饲可有效避免反流误吸。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肠内营养供给方式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支持中的疗效。

试读结束,后阅读更多内容。注册新用户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全文的内容
  • 绑定机构账号,免费阅读本篇文章
  • 购买本篇文献,获得本篇文章的阅读权限
  • 购买本期,获得本期所有论文的阅读权限
  • 成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期刊会员,订阅本刊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