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双导师制"的实施现况分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4,13(8) : 644-648.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4.08.010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双导师制"的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提供依据。

方法

2013年5–6月对53名临床与社区导师和48名受训全科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双导师制"实施情况。

结果

53名导师基本认同开展导师制的必要性,认为其非常有效和具有一定成效的临床导师、社区导师与住院医师分别占82.8%(24/29)、95.8%(23/24)和89.6%(43/48),主要体现在住院医师的临床、科研与沟通能力提高、顺利通过各项考核等方面。但对导师的责任及义务十分清楚的临床(13/29)与社区(11/24)导师均不足50%,93.1%(27/29)的临床导师和95.8%(23/24)的社区导师希望接受导师制相关培训课程。师生联系中均以导师主动占多数,临床导师为72.4%(21/29)、社区导师为75.0%(18/24);75.9%(22/29)的临床导师认为"住院医师不积极参与"是推行"双导师制"的主要障碍。导师对住院医师的指导内容主要集中在临床技能、科研方面及通过各项考核,指导方式主要为面谈、检查医疗文书质量和小讲课,仅有6.9%(2/29)的临床导师对住院医师进行门诊带教指导。83.3%(40/48)的受训全科住院医师认为"导师对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不明确"是推行"双导师制"的主要障碍。对于如何评价"双导师制"的成效,临床与社区导师均集中在住院医师考核成绩和住院医师评估两方面;对于目前使用的《导师/住院医师联系手册》,临床导师、社区导师和住院医师的评价均较低;87.5%(21/24)的社区导师认为"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是推行"双导师制"的主要障碍。

结论

"双导师制"在师生中均得到广泛认可,定期进行导师培训与建立有效的导师考核、评估机制是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的关键。

引用本文: 周容, 潘志刚, 陈倩, 等.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双导师制"的实施现况分析 [J]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4, 13(8) : 644-648.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4.08.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1],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在我国多应用于研究生教育,近年在七年制、八年制的临床医学教育中,部分医学院校开始探索与实践"双导师制",取得良好成效[2,3]。随着近年来医学的飞速发展,民众对医学的期望值及健康诉求日益增高,在住院医师培养阶段如何对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进行个人与专业素养全面培养,使其不仅能具备扎实的临床知识与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住院医师培养的重点。鉴于社区医院与三级医院临床工作特点的不同,中山医院全科教学基地尝试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采用"双导师制"[4]。本研究通过对住院医师及导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双导师制"实施的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制度提供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