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两种穿刺法行肾脏组织活检患者肾功能和获取肾小球数、肾周血肿发生率的比较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14(9) : 670-674.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5.09.004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方法对穿刺肾功能的影响,获取的肾小球数量及肾周血肿发生率的差异。

方法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资料完整的肾穿刺患者共453例,2012年4月前采用B超定位后徒手盲法负压抽吸穿刺法,221例;2012年5月后采用B超直视下穿刺枪穿刺法,232例。肾穿刺前及后(6 ~16 d)应用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99mTc二乙稀三胺五乙酸测定双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穿刺前后GFR水平的变化。肾穿后1~10 d行肾脏B超检查。比较两种穿刺方法获取的肾小球数量、肾周血肿发生率差异。

结果

①负压抽吸法肾穿前GFR(37.7±11.6)ml/min,穿刺后(38.3±11.7)ml/min(t=0.485,P=0.628);直视穿刺枪法肾穿前GFR(36.8±11.3)ml/min,穿刺后(37.4±11.9)ml/min(t=0.565,P=0.572)。②肾穿刺后肾周血肿直径>5 cm的发生率5.3%(24/453),肾周血肿直径≤5 cm的发生率6.0%(27/453)。血肿>5 cm者穿刺前GFR为(37.5±10.7)ml/min,穿刺后GFR为(33.5±10.1)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P=0.038)。③负压抽吸法获取肾小球数(26.4±15.9)个,直视穿刺枪法获取肾小球数(20.6±9.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8,P=0.000)。④负压抽吸法肾周血肿发生率6.8%(15/221),直视穿刺枪法15.5%(36/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4,P=0.003)。⑤直视穿刺枪法肾穿成功率显著高于负压抽吸法[(98.7±7.5)%与(61.4±25.8)%,t=5.453,P=0.000]。

结论

肾穿刺后出现大血肿者短期内穿刺肾GFR水平下降。负压抽吸法肾活检获取肾小球数较多,肾周血肿发生率及穿刺成功率较低。

引用本文: 余海峰, 施慧飞, 谢海萍, 等.  两种穿刺法行肾脏组织活检患者肾功能和获取肾小球数、肾周血肿发生率的比较 [J]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 14(9) : 670-674.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5.09.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经皮肾穿刺活检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金标准,可以明确病因及病理,对于指导治疗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肾活检系有创检查,并发症大多为肉眼血尿、肾周血肿、动静脉瘘形成等。有些患者担心肾活检的并发症而拒绝检查,影响诊断治疗。蒋珺等[1]报道,经皮肾穿刺活检肉眼血尿发生率1.73%,肾周血肿9.83%。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B超定位后盲法负压抽吸穿刺法及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B超直视下穿刺枪穿刺法行肾活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穿刺前后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和B超观察结果,分析不同肾活检方法对穿刺肾功能、肾周血肿发生率、获取肾小球数量的影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