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治疗后子代1~2岁生长发育随访研究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6,15(2) : 144-147.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6.02.017
摘要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子代96例婴幼儿随访2年(观察组,其中男48例、女48例),与108例健康孕妇子代婴儿为对照(对照组,其中男54例、女54例),分别测试1月龄、1岁及2岁时的体格发育与精神运动发育参数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2岁时的体质量分别为(11.94±0.89)和(13.99±0.78)kg、身长分别为(86.2±2.0)和(87.0±3.1)cm、坐高分别为(51.8±2.1)和(51.8±1.9)cm、头围分别为(47.9±1.3)和(48.1±1.1)cm,发育商分别为(99.4±12.9)和(100.0±12.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行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后的ICP患者子代,在2岁内未发现药物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

引用本文: 江旭芬, 俎德学, 戴学军.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治疗后子代1~2岁生长发育随访研究 [J]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6, 15(2) : 144-147.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6.02.01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出现在妊娠中、晚期,临床上出现瘙痒和黄疸、肝功能损害、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产后缓解[1]。ICP的产科不良妊娠结局包括产后出血增多、早产、围产儿死亡率增高[2]。目前,对ICP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子代在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精神运动发育的追踪调查,国内少有报道。本研究于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观察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行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的ICP患者子代1~2岁生长发育情况,了解药物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