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家庭医生制管理对改善失独人群孤独状态的效果研究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17(4) : 272-275.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8.04.007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徐家汇街道家庭医生制管理模式与常规管理模式的对比研究,探讨家庭医生制工作方式对失独人群孤独状态的改善效果。

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入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上海市徐家汇街道62例失独人群,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人群由家庭医生与之签约,以家庭医生制工作方式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人群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

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UCLA评分(63.26±7.17比60.03±7.59,t=1.709)、孤独感严重程度(轻度0/30比1/31,中度9/30比11/31,重度21/30比19/31,χ2=1.2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干预前后UCLA评分(63.26±7.17比40.13±5.61,t=15.631、孤独感严重程度(轻度0/30比17/30,中度9/30比13/30,重度21/30比0/30,χ2=38.7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UCLA评分(60.03±7.59比59.64±6.90,t=0.650)、孤独感严重程度(轻度1/31比0/31,中度11/31比14/31,重度19/31比17/30,χ2=1.4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UCLA评分(t=12.086)、孤独感严重程度(χ2=34.0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家庭医生制管理模式管理有助于改善失独人群的孤独状态,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减少罹患心理疾病的几率,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引用本文: 赵俊, 徐光铮, 宋园园, 等.  家庭医生制管理对改善失独人群孤独状态的效果研究 [J]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 17(4) : 272-275.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8.04.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失独人群是由于独生子女因疾病、车祸、犯罪、工作、自杀、灾害等原因而死亡的父母,他们大多50岁以上,很难再生养孩子。这部分人群由于心灵没有慰藉,内在的无依无靠感使这些人群产生孤独感,因此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为孤独状态,罹患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几率较普通人群更高[1]。如何改善失独人群的孤独状态是社区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上海实施的家庭医生制管理模式可以对失独人群进行全方位、一体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对上海市徐家汇街道62例失独人群分别采用家庭医生制管理模式与常规管理模式管理并进行对比,旨在了解家庭医生制管理模式的效果。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