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首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多发性大动脉炎一例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18(3) : 273-274.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9.03.015
摘要

报道1例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为首诊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引用本文: 宋开艳, 金莲花, 韩燕燕, 等.  首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多发性大动脉炎一例 [J]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 18(3) : 273-274.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9.03.01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患儿男,33个月,因"发现心脏大11 d、血压高2 d"于2015年6月17日入院。入院前11 d患儿因"感冒"于当地医院X线胸片检查发现心脏大,后就诊于北京某医院,诊断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予以口服"地高辛、螺内酯"。入院前2 d,于当地医院复诊时发现血压高,口服"厄贝沙坦"后降压效果不明显遂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病程中,患儿无发热、咳嗽,偶有呕吐,非喷射状,呕吐为胃内容物。患儿近3个月反复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流涕、鼻塞、乏力,自行口服感冒药治疗(具体不详),未行系统检查及治疗。否认高血压家族史。入院查体:体温36.4 ℃,呼吸20次/min,脉搏120次/min,四肢血压:左上肢220/130 mmHg(1 mmHg=0.133 kPa),右上肢180/120 mmHg,左下肢血压152/122 mmHg,右下肢血压172/132 mmHg。一般状态欠佳,咽充血,双眼睑略浮肿,双侧颈动脉区可闻及2/6级血管杂音,心率120次/min,心音低钝,律齐,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肺、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外周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0.85×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0.41,淋巴细胞比值0.52,血红蛋白117 g/L,血小板计数465×109/L。ESR 26 mm/1 h,CRP 3.28 mg/L,肌钙蛋白0.1 ng/ml,B型利钠肽1 955 p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3.1 ng/m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核抗体系列、乙肝两对半测定、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大。超声心动图示运动弥漫性减低;左心室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最厚处约7 mm;左心室短缩分数(FS)15%,射血分数(EF)33%;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肾动脉血管超声示右肾动脉弥漫重度狭窄,内径减小>75%,左肾主干重度狭窄,内径减小90%,不除外起始处闭塞。腹主动脉血管超声示腹主动脉中下段管壁不均匀增厚,管腔中度狭窄,内径减小60%~70%;狭窄后管腔略有膨大(图1)。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动脉血管超声未见异常。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入院后给予心电血氧监护,血压监测,抗感染、营养心肌、改善循环、地高辛强心、降血压、醋酸泼尼松抗炎及甲氨蝶呤调节免疫等治疗。治疗后左上肢血压降至120/102 mmHg,右上肢血压140/112 mmHg,病情好转出院,嘱继续口服地高辛、甲氨蝶呤、氢氯噻嗪、螺内酯、醋酸泼尼松。1个月后复诊时双上肢血压未见降低,血管狭窄程度较前加重,予调整用药,加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随访5个月,患儿心脏结构及功能得到改善,但受累部位血管狭窄程度加重,监测双上肢血压波动于120~155/98~120 mmHg,血肌酐升高。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