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聋
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50(7) : 529-535. DOI: 10.3760/cma.j.issn.1673-0860.2015.07.001
摘要
目的

分析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预后,探讨其诊断与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住院治疗的240例伴有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特征并探讨不同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240例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占同期住院突发性聋患者的27.5%;其中男性102例(42.5%),女性138例(57.6%);年龄9~76岁,平均(41.7±16.1)岁;单耳发病229例(95.4%),双耳11例(4.6%);发病至就诊时间1~180 d,中位数8 d。患者听力损失程度以极重度聋居多(64.2%),听力曲线以全聋型(43.8%)和中高频下降型(31.7%)为主。240例患者中219例详细记录了耳蜗症状与前庭症状出现的时间,其中122例听力下降与眩晕同时出现,80例听力下降出现早于眩晕,17例眩晕出现早于听力下降。共有97例患者进行了前庭功能检查,按照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曲线类型分类比较与前庭功能之间的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前庭功能正常者43例(44.3%),一侧前庭功能低下者54例(55.7%),其中53例与突发性聋患侧一致,1例不一致;共发现23例BPPV患者,其中21例与突发性聋患侧一致,2例不一致。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46.7%。经过统计学分析,患者性别、听力曲线类型、眩晕病程时间、前庭功能,均与听力疗效无关;但患者发病后的就诊时间与疗效明显相关。

结论

突发性聋患者的眩晕发生率较高,以单耳发病为主,听力损失程度重,听力曲线以全聋型和中高频下降型居多。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前庭功能可以表现为正常或低下,BPPV发生率较高,且一半以上的患者耳蜗症状和前庭症状是同时发生的。患者听力疗效与病程有关,与眩晕持续时间和前庭功能是否受损无关,发病后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引用本文: 高云, 王大勇, 粟秦, 等.  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 [J]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50(7) : 529-535. DOI: 10.3760/cma.j.issn.1673-0860.2015.07.00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d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HL以上[1]。突发性聋是较为常见的耳科急症,其发病率约为(5~30)/10万人[2]。28%~57%的突聋患者在听力下降的同时会伴有前庭损伤症状,这部分患者往往听力损伤较重且预后欠佳[3]。前庭症状的出现提示可能存在更为广泛和更为严重的迷路或第八颅神经损伤[4],因此伴发眩晕可能是突聋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5]。本文对240例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伴眩晕的这部分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疗效预后,为完善突聋的个性化分型分级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