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外科
BRAFV600E基因及蛋白检测细针穿刺标本对辅助细胞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价值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54(1) : 18-22. DOI: 10.3760/cma.j.issn.1673-0860.2019.01.005
摘要
目的

评价BRAFV600E基因检测对不同诊断级别的甲状腺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病例辅助诊断的意义;探讨甲状腺FNA液基标本中BRAF蛋白(VE1)免疫细胞化学能否作为识别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方法。

方法

收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甲状腺FNA检查,并有剩余细胞学液基标本的病例273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BRAFV600E基因检测,同时对其中78例细胞量充足的病例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进行VE1蛋白的检测,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273例FNA病例中,细胞学明确诊断203例,不明确70例。联合BRAFV600E检测,可以使9例诊断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细胞中的3例(3/9)和46例可疑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31例(67.4%)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VE1蛋白表达的灵敏度为62.8%(27/43),特异度为91.4%(32/35)。与BRAFV600E基因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κ=0.524,P<0.05)。

结论

对细胞学诊断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细胞和可疑癌病例联合BRAFV600E检测可以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率;对于无法进行基因检测的病例,VE1免疫细胞化学可以作为识别BRAFV600E突变的方法。

引用本文: 赵焕, 郭会芹, 张智慧, 等.  BRAFV600E基因及蛋白检测细针穿刺标本对辅助细胞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价值 [J]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 54(1) : 18-22. DOI: 10.3760/cma.j.issn.1673-0860.2019.01.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BRAF基因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最常见的基因改变,其活化性点突变95%位于BRAF基因第15外显子1799位点,发生T→A转换(T1799A);突变导致了其蛋白质产物中密码子600位的缬氨酸(V)被谷氨酸(E)替代(V600E)[1]。在PTC中BRAFV600E的突变率高达65.1%~84.0%,并且甲状腺良性病变几乎不发生此突变,因此BRAFV600E基因突变在辅助甲状腺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诊断中有重要意义[2,3]BRAFV600E突变检测可以将甲状腺FNA细胞学的诊断灵敏度提高10.0%~15.3%[4,5]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