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论著
嗅觉训练对嗅觉障碍小鼠嗅觉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55(2) : 154-158. DOI: 10.3760/cma.j.issn.1673-0860.2020.02.013
摘要
目的

观察嗅觉训练对3-甲基吲哚(3-methylindole,3-MI)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嗅觉功能的影响。

方法

31只雄性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10只,嗅觉障碍组(B组)10只,嗅觉障碍+嗅觉训练组(C组)11只。B组及C组小鼠腹腔注射150 mg/kg的3-MI以诱导嗅觉障碍模型,A组注射同体积玉米油。造模后第1天起C组小鼠使用4种嗅素进行经鼻雾化吸入,B组小鼠使用4组蒸馏水进行雾化吸入,均2次/d,30 min/次/种嗅素,连续训练28 d。A组不予处理。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第7、14、21、28天行觅食实验,以觅食时间评估小鼠嗅觉功能的变化。造模后第28天处死小鼠取嗅黏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嗅黏膜上嗅觉标记蛋白(OMP)阳性的数量及嗅上皮厚度,评估嗅觉训练干预效果。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

造模前各组小鼠均无嗅觉障碍;造模后第7、14、21、28天,C组小鼠觅食实验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5.88±100.50)s比(266.73±46.83)s,(132.00±84.62)s比(264.10±48.50)s,(103.57±77.43)s比(197.43±69.78)s,(67.79±32.54)s比(176.63±61.06)s,P值均<0.05],但B、C两组小鼠觅食时间均长于A组[A组造模后第7、14、21、28天觅食时间分别为(27.13±5.36)s、(25.83±7.28)s、(23.13±2.72)s、(26.63±7.60)s,P值均<0.05]。造模后第28天,B及C组小鼠OMP阳性细胞数较A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00±28.19)个/高倍视野比(288.22±84.06)个/高倍视野,(199.33±58.55)个/高倍视野比(288.22±84.06)个/高倍视野,P值均<0.05]。而C组小鼠嗅黏膜OMP的阳性细胞数高于B组(P<0.05)。OMP阳性细胞数量与觅食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0.886,P<0.01)。嗅上皮厚度方面,B组小鼠嗅上皮厚度较A组及C组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7±31.27)μm比(114.55±40.70)μm比(90.54±37.72)μm,P值均<0.05]。

结论

嗅觉训练可促进恢复3-MI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的嗅觉功能。

引用本文: 周金慧, 邢栋, 马哈木, 等.  嗅觉训练对嗅觉障碍小鼠嗅觉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J]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 55(2) : 154-158. DOI: 10.3760/cma.j.issn.1673-0860.2020.02.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嗅觉是人体原始的5种感觉功能之一,在人类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嗅觉不仅可以辨别气味,还起着预警危险、影响食欲、调节情绪等作用。嗅觉系统一旦损伤,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造成精神上的压抑。随着人口结构与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嗅觉障碍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最新研究发现我国人群的嗅觉障碍发生率为2.4%,因此对嗅觉障碍治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1,2,3]。嗅觉障碍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常见的方法是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如药物及手术治疗。而嗅神经元所特有的持续再生能力为嗅觉训练治疗嗅觉障碍提供了生理基础[4]。近年来嗅觉训练在临床广泛应用于不同病因的嗅觉障碍患者,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5,6,7],但机理并不十分清楚。为了进一步探索嗅觉训练对嗅觉障碍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理,本研究以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腹腔注射3-甲基吲哚(3-methylindole,3-MI)诱导嗅觉障碍动物模型,给予不同嗅素经鼻雾化吸入进行嗅觉训练,探讨嗅觉训练对3-MI腹腔注射诱导的嗅觉障碍小鼠嗅觉功能的影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