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脑组织回复情况研究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7,16(12) : 1275-1279.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7.12.017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BCSDH)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的脑组织回复情况。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3例BCSDH并行钻孔引流术患者,收集其性别、年龄、颅骨最长径及最宽径、初发血肿最宽径及最长径、术后24 h内复查血肿宽径及1周内第2次复查的血肿宽径等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后血肿吸收情况及脑组织回复效果。

结果

143例BCSDH患者中男性119例,女性24例;年龄21~92岁,平均(67.7±1.1)岁,其中男性(67.2±1.2)岁,女性(70.2±2.5)岁;颅骨最长径134.8~177.8 mm,平均(155.5±0.7) mm;颅骨最宽径113.5~147.0 mm,平均(131.7±0.5) mm;初发血肿最长径平均值左侧为(113.4±2.5) mm,右侧为(117.6±2.1) mm;最宽径平均值左侧为(15.8±0.5) mm,右侧为(17.2±0.8) mm。脑组织回复速度在不同性别、年龄、侧别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初发血肿最长径及最宽径呈正相关关系(r=0.143,P=0.018;r=0.181,P=0.002)。术后24 h内复查CT示65例(45.5%)单侧脑组织回复至<10 mm,包括11例(7.7%)双侧脑组织均恢复至该水平患者;术后1周内复查CT示58例(40.6%)患者单侧脑组织回复至<10 mm,包括48例(33.6%)双侧脑组织均恢复至该水平患者。

结论

钻孔引流术是BCSDH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可使患者脑组织快速回复至正常水平。脑组织回复速度与初发血肿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引用本文: 李海春, 孟祥雨, 杨建军, 等.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脑组织回复情况研究 [J]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7, 16(12) : 1275-1279.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7.12.01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bilateral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BCSDH)易发生于有明确头部外伤史的老年患者或长期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物的人群中[1,2,3]。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占颅内血肿的10%,BCSDH则占慢性硬膜下血肿的8%~25%,具有症状较重、病情进展迅速、易于恶化等特点,应尽早治疗[4,5]。有些BCSDH患者中线不偏移,且CT显示血肿密度与脑组织密度接近,极易漏诊,故在诊疗中有一定挑战[6]。目前临床上治疗BCSDH多选择钻孔引流术清除血肿,以减轻脑组织压迫及脑水肿程度。但是BCSDH钻孔引流术后脑组织回复效果尚不明确,其与哪些临床因素相关尚不清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143例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BCSDH患者的脑组织回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