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8,17(2) : 184-188.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8.02.014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新型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7年3月19日至2017年6月13日应用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扫描地点为急诊室131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156例、手术室69例、救护车35例,疾病分类为脑外伤68例、脑出血122例、脑梗死120例、脑肿瘤59例及面肌痉挛等22例。从391例受检者中随机抽取35例同时行美国进口8层移动CT头部扫描,其中脑外伤12例、脑出血6例、脑梗死12例、脑肿瘤3例、面肌痉挛等2例。比较16层移动CT与8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分辨率及成像质量、辐射剂量、个人功耗及性能稳定性。

结果

16层与8层移动CT脑组织图像分辨率分别为9l p/cm、7l p/cm。2种移动CT头部扫描断层成像均符合诊断要求。8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82.52 mGy,而16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40.43 mGy,较8层移动CT下降51.01%。8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47 kW·h,16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29 kW·h,较8层移动CT下降38.30%。16层移动CT性能稳定,在临床试验期间未发生任何故障,而8层移动CT同期发生2次停机故障。

结论

16层移动CT的成像质量达标,且图像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功耗低,性能稳定。

引用本文: 张志强, 代秋声, 李飞, 等.  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的临床应用分析 [J]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8, 17(2) : 184-188.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8.02.01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CT扫描是脑外伤、脑出血、脑梗死等急性颅脑疾病的首选诊断技术[1,2,3,4],但是大型CT只能在CT室做检查,不能应用于床旁检查或车载移动扫描[5]。移动CT体积和质量小,使用便捷,为急性颅脑疾病的床旁检查、车载移动扫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与大型CT在临床应用中可形成互补[5,6]。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应用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仪,在急救室、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手术室及救护车完成了391例患者的头部扫描,现总结临床应用效果并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