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基于iTRAQ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Drp1基因过表达挽救帕金森病模型果蝇的机制研究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8,17(11) : 1081-1088.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8.11.001
摘要
目的

应用iTRAQ技术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基因过表达挽救PD模型果蝇的蛋白质组学变化以及挽救效应的分子机制。

方法

将各果蝇品系分别杂交构建出不同实验果蝇:正常组、PD模型组(PINK1B9转基因疾病果蝇)和PD挽救组(Drp1基因过表达PD模型果蝇),并观察果蝇翅膀形态、运动能力及计算异翅率、飞行率。提取果蝇蛋白组分,以iTRAQ技术联用串联质谱分析蛋白质组的整体变化情况,并将各组果蝇蛋白鉴定结果分别两两比较获得差异蛋白,最后将鉴定得到的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PD挽救组的异翅率与PD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2.60%±0.47% vs. 82.40%±12.47%),飞行率与PD模型组相比明显提高(89.70%±7.76% vs. 3.30%±1.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共鉴定得到3630个蛋白,其中PD模型组与正常组间鉴定得到的差异蛋白共282个,主要是铁离子相关蛋白;PD挽救组与PD模型组间鉴定得到的差异蛋白共170个,主要是锌离子相关蛋白。共同差异蛋白的信息显示Drp1基因过表达后逆转了绝大多数PD模型中相对正常果蝇异常表达的蛋白,其中21%的蛋白具有金属离子结合功能,且主要是锌离子结合功能。

结论

金属离子代谢可能在PD发病及Drp1基因过表达挽救PD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锌离子代谢可能在挽救效应中起主要作用。

引用本文: 朱金勇, 石芳, 文剑, 等.  基于iTRAQ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Drp1基因过表达挽救帕金森病模型果蝇的机制研究 [J]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8,17 (11): 1081-1088.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8.11.00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PD是全球第二高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的总体患病率高达1.7%,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脑部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丢失、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减少以及胞浆内异常聚集大量路易小体[1,2,3]。目前的PD治疗方式都只是缓解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对PD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