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磁共振成像区分单双相抑郁的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9,18(4) : 424-429.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9.04.020
摘要

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都具有明显的抑郁症状,临床误诊率较高。近年来,人们开始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探测区分单双相抑郁的神经影像学指标,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围绕结构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单双相抑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引用本文: 王俊静, 王颖, 黄惠媛, 等.  磁共振成像区分单双相抑郁的研究进展 [J]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9,18 (4): 424-429.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9.04.02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抑郁症又称为单相抑郁,以显著、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除单相抑郁外,双相抑郁也有明显的抑郁症状。临床上,双相抑郁常被误诊为单相抑郁[1,2]。造成单双相抑郁难以区分的原因之一为双相抑郁的抑郁发病期远远超过躁狂发病期,原因之二为双相抑郁在抑郁期会出现难以识别的阈下躁狂症状。因此,如何识别单双相抑郁特异性的神经病理机制,进行准确的单双相抑郁诊断,是目前抑郁相关疾病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大量应用于临床疾病的神经影像学标记的检测,以辅助进行相关疾病的神经病理机制的探讨[3,4]。本文将对以往基于MRI技术对单双相抑郁进行区分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