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在脑出血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0,19(01) : 93-97.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20.01.019
摘要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主要由细胞内花生四烯酸在细胞色素P450环氧化酶催化下产生,并可由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降解为活性较低的二羟基二十碳四烯酸。近年来研究发现,EETs在神经组织中具有抗炎症反应、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细胞凋亡和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已成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防治的新靶点。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继发性脑损伤是其重要损伤机制之一。目前研究证实EETs对脑出血后的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成为了脑出血防治研究的新热点。笔者现围绕EETs在脑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脑出血治疗中新的研究方向及治疗靶点的探索提供一定参考。

引用本文: 魏宏敏, 于继徐, 刘振川, 等.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在脑出血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0,19 (01): 93-97.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20.01.01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脑出血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占脑卒中的10%~15%,并具有很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负担[1]。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出血后的继发性炎症反应又可加重脑组织损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与脑出血的发生发展相关[2]。EETs是细胞内花生四烯酸经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环氧化酶通路代谢产生,具有抗炎症反应、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等多重生理作用[3]。笔者现围绕近年来EETs在脑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脑出血治疗中新的研究方向及治疗靶点的探索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