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潜在脑死亡后器官捐献供者脑死亡判定中脑电与脑血流"分离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0,19(01) : 36-40.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20.01.006
摘要
目的

明确脑死亡判定确认检查中脑电与脑血流"分离现象"的影响因素,加强对该现象的了解及认知。

方法

前瞻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及重症医学科自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7例潜在脑死亡后器官捐献(DBD)供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首选脑电和脑血流评估作为脑死亡判定的确认检查方式,对存在"分离现象"的患者,进一步行正中神经短潜伏期诱发电位检查或等待24 h再次进行脑电和脑血流评估以确诊。选择性别、年龄、进行确认检查时自主呼吸停止时间、血压、手术方式、神经查体、神经影像学指标和血Na+等15个参数,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与"分离现象"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127例患者中,22例(17.3%)存在"分离现象",其中17例(77.2%)脑电静息早于脑血流终止,5例(22.7%)脑血流终止早于脑电静息。多因素Logstic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14岁(OR=6.250,95%CI:1.201~32.220, P=0.028)、检查时收缩压≥140 mmHg(OR=7.430,95%CI:1.621~33.992, P=0.010)、原发性脑干损伤(OR=15.890,95%CI:3.042~82.930, P=0.006)、自主呼吸停止时间≤72 h(OR=11.964,95%CI:3.045~82.932, P= 0.006)及去骨瓣减压术(单侧/双侧) (OR=16.281,95%CI:1.590~89.785, P=0.001)是"分离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分离现象"在中国脑死亡判定的确认检查中常见,≤14岁患者、检查时收缩压≥140 mmHg、原发性脑干损伤、自主呼吸停止时间≤72 h和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单侧/双侧)患者更易出现"分离现象"。

引用本文: 徐桂兴, 廖苑, 于萍, 等.  潜在脑死亡后器官捐献供者脑死亡判定中脑电与脑血流"分离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J]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0,19 (01): 36-40. DOI: 10.3760/cma.j.issn.1671-8925.2020.01.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依据中国脑死亡判定标准和技术规范,潜在脑死亡后器官捐献(DBD)供者达脑死亡临床判定标准后,还需强制性地进行确认检查[1,2]。作为确认检查之一,正中神经短潜伏期诱发电位(SLSEP)在脑干原发损伤或儿童中的应用受限,且不利于患者家属和非神经专业医护人员理解;因此,在已确立脑死亡判定标准的国家,绝大多数选择脑电和脑血流评估作为脑死亡判定的确认检查[3,4]。选择脑电和脑血流评估作为脑死亡确认检查方式存在脑电静息和脑血流终止非同步出现的现象,称之为"分离现象"。对"分离现象"无正确认知和应对措施会造成脑死亡判定无法完成或延迟完成,导致DBD无法实施。国外报道这种"分离现象"的发生率约为14%[3];中国脑死亡判定标准和技术规范颁布已6年,尚少见相关报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5年开始实施脑死亡判定,现对"分离现象"予以分析,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