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Rag1和Rag2/IL2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8,45(2) : 107-11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18.02.010
摘要
目的

探讨Rag1和Rag2/IL2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淋巴细胞对天然免疫细胞的作用。

方法

C57BL/6小鼠、Rag1基因敲除小鼠、Rag2/IL2基因双敲除小鼠各10只,每种小鼠按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假手术组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每组5只小鼠,通过采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内各种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观察免疫系统缺陷小鼠,即Rag1基因敲除小鼠和Rag2/IL2基因双敲除小鼠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及肝脏内细胞亚群的变化。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通过比较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的肝脏内浸润的免疫细胞亚群变化,发现肝脏缺血再灌注后CD4T细胞、DNT细胞、NK细胞、NKT细胞、库普弗细胞、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均明显升高。Rag1基因敲除小鼠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库普弗细胞、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均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与正常小鼠的肝脏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明显下降,从(1 776.25 ± 219.37) U/L下降至(932.33 ± 58.77) U/L(P=0.003,t=7.350),肝脏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坏死区域明显减少。Rag2/IL2基因双敲除小鼠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假手术组依然明显升高,但库普弗细胞和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的变化并不明显;与Rag1基因敲除小鼠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血清谷丙转氨酶进一步降低,从(932.33 ± 58.77) U/L降至(309.00 ± 163.53) U/L(P=0.002,t=6.182)。

结论

Rag1和Rag2/IL2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均较C57BL/6小鼠轻,T细胞和NK细胞均促进肝脏损伤。其中,T细胞对库普弗细胞、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募集的影响不大,而对NK细胞的肝脏浸润起到了促进作用;NK细胞可影响库普弗细胞和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的募集,而对中性粒细胞的影响甚少。

引用本文: 金华, 许虎峰, 孙晨阳, 等.  Rag1和Rag2/IL2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J] . 国际外科学杂志,2018,45 (2): 107-11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18.02.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 HIRI)作为肝移植和肝脏部分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是指肝脏经历一段时间的血液阻断后,当重新恢复血液循环时引起的肝脏损伤[1,2]。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含有多种淋巴细胞,包括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由于肝脏特有的解剖结构和血液供应系统,肝脏内的固有免疫细胞作为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尤为重要,与适应性免疫细胞(T细胞和B细胞)构成重要的免疫系统[3]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