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8,45(4) : 258-262,封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18.04.010
摘要
目的

分析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胃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首先将SGC7901和KATO-Ⅲ胃癌细胞分别与BM-MSCs共培养,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侵袭能力变化;其次从KATO-Ⅲ胃癌细胞中分选出CD133和CD133细胞,并分别与BM-MSCs共培养,比较其侵袭能力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共培养后胃癌细胞p-AKT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CD133表达间的关系;通过对SGC7901过表达CD133,进一步验证CD133在BM-MSCs影响胃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SGC7901和KATO-Ⅲ细胞与BM-MSCs共培养后,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与BM-MSCs共培养的KATO-Ⅲ CD133细胞侵袭能力增加的趋势较共培养的CD133细胞更加明显[(259.0±24.0)个比(58.0±5.6)个,P<0.001];CD133细胞共培养后,p-AKT和Snail、N-cadherin的表达量均显著增高(P值分别为0.003、0.003、0.002),E-cadherin的表达则低于单独培养组(P=0.021);CD133细胞共培养后,E-cadherin的表达低于单独培养组(P=0.005),而p-AKT和Snail、N-cadherin的表达与单独培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44、0.277、0.275);SGC7901过表达CD133后与BM-MSCs共培养,其侵袭能力增加的趋势较共培养的空白载体对照组更加显著[(239.3±24.0)个比(103.3±15.5)个,P<0.001],CD133过表达组细胞与BM-MSCs共培养后,p-AKT和Snail,N-cadherin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单独培养组(P值均为0.01),E-cadherin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03);空白载体对照组细胞与BM-MSCs共培养后,Snail和N-cadherin的表达也显著增高(P=0.007, 0.004),E-cadheri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8),而p-AKT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193)。

结论

BM-MSCs通过促进胃癌细胞的EMT进而增强其侵袭转移能力,CD133在该过程中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对胃癌细胞EMT的调控。

引用本文: 王守练, 俞继卫, 姬诺, 等.  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J] . 国际外科学杂志,2018,45 (4): 258-262,封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18.04.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转移是导致胃癌预后不佳的主要因素,虽然化疗药物和综合治疗手段在近年来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对于发生转移的胃癌患者来说,其总体生存时间并无明显改善[1]。目前,对于胃癌侵袭转移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可被募集至肿瘤组织参与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并可通过分化为肿瘤间质成分,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耐药等[2]。笔者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胃癌细胞与BM-MSCs共培养后,可显著增强其化疗耐药性[3]。本研究通过构建胃癌细胞与BM-MSCs的共培养模型,通过对共培养后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检测,明确BM-MSCs是否可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并探讨其潜在的调控机制,以期为胃癌转移及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