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工程气道重建是利用原生、异体或人工合成等不同的材料,结合种子细胞及生长因子,修复缺损气道并恢复其生理功能的气管替代治疗方法。而移植物支架的选择是影响气道重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通过改善移植物支架性能,使其拥有与天然气管相似的机械特性与生物相容性,并促进其血管化和再上皮化,降低免疫原性,进而完成气道重建。本文旨在就气道重建中移植物支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目前临床上各种良恶性气管疾病主要是通过切除病变部位和端—端吻合术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气管特殊的解剖和生理特性,常规的手术重建效果并不总是令人满意。对于成人气管损伤长度超过50%,儿童损伤长度超过30%的患者,只能采取姑息治疗方法。而对于这些患者,气管移植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目前气管移植领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1)同种异体气管移植由于缺血和排斥,需终身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而目前正在研究的几种降低组织免疫原性方法的效果尚不明确;(2)体内自体组织替换气管存在介入并发症,需进行食管腔支架置入手术;(3)人工合成支架因缺乏合适的构建材料,其生物相容性与稳定性难以与天然气管相媲美;(4)脱细胞支架由于脱细胞化周期较长,难以大规模临床应用;(5)杂化式支架的合成和生物构成材料及水凝胶目前尚在探索中。因而气管移植支架的选择是气道组织工程最为关键的一步。本文将对各种天然及人工合成支架的优缺点进行介绍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