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科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46(10) : 695-70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19.10.012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2010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入院且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及预后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34例;年龄范围35~81岁,平均年龄61.3岁。其中50例患者接受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术分为根治手术治疗组,另有42例患者术前科室讨论拟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但由于术中肿瘤位置过高或有远处转移等原因仅行肿瘤姑息切除或单纯胆汁引流术,分为姑息手术治疗组。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中有27例行单纯围肝门切除分为围肝门切除组,另有23例联合肝叶切除分为扩大肝切除组。分别收集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手术期病死率及远期生存率,同时对纳入研究患者临床病例数据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讨论其与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的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其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纳入本次研究的9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死亡患者1例,病死率为1.09%。手术并发症共发生3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87%,其中胆道感染与胆漏最为常见,分别发生13例与9例,其发生率分别为14.13%和9.78%。根治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为34.23(13.00,52.25)个月,姑息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为4.75(2.88,7.25)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08,P=0.000)。扩大肝叶切除组生存时间为33.87(13.00,56.00)个月,单纯围肝门切除组生存时间为34.54(13.00,51.00)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6,P=0.876)。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肝门部胆管癌手术预后相关的因素是术前是否有结石病史、肿瘤大小、术前最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术前CA19-9水平、手术方式以及肿瘤分化程度(HR=0.200,2.692,2.942,4.350,3.740,0.198; 95%CI:0.043~0.938,0.995~7.283,1.022~8.469,1.174~16.114,1.229~11.382,0.049~0.80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手术方式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手术预后显著相关(OR=1.034,6.444,12.527; 95%CI:1.007~1.062,1.012~41.037,3.187~49.243,P<0.05)。

结论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生存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指征的有效把握可以提高总体治疗预后。

引用本文: 陈三韦, 陈邦捷, 黄强.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科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J] . 国际外科学杂志,2019,46 (10): 695-701.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19.10.01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肝门部胆管癌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肝总管至肝内左右二级胆管起始部的黏膜上皮恶性肿瘤[1]。目前对于该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根治性手术切除[2,3]。但由于其早期发病隐匿,且解剖位置复杂,国外相关机构报道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30%~42%[4,5,6]。由于相关早期诊断条件以及其他软硬条件的落后,国内大样本研究报道的根治性切除率仅为10%~20%[7,8]。因而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与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即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收治且行手术治疗的9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目的是探讨与分析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