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下尿路症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47(1) : 17-2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20.01.004
摘要
目的

分析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下尿路症状(LUTS)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年龄为20~40岁的126例青年男性,其中就诊于代谢减重门诊的肥胖患者74例,纳入试验组;于体检中心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5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胰岛素抵抗水平(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代谢(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性激素(雌二醇、血清睾酮),C反应蛋白(CRP),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方面的差异。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体重指数和LUTS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UTS与各临床变量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差异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收缩压[(144.30±15.78) mmHg比(125.96±6.11) mmHg,P<0.001)]、舒张压[(89.46±12.76) mmHg比(81.35±4.58) mmHg,P=0.001]、空腹血糖[(6.73±3.15) mmol/L比(5.26±1.47) mmol/L,P=0.016]、胰岛素[(26.60±19.09) mg/dL比(13.43±7.68) mg/dL,P<0.001]、C肽[(4.20±1.73) ng/mL比(1.59±0.52) ng/mL,P=0.001]、甘油三酯[(2.42±1.88) mg/dL比(1.45±0.79) mg/dL,P=0.007]、雌二醇[(52.32±21.77) ng/L比(42.11±12.19) ng/L,P=0.023]和CRP[(6.49±4.96) mg/L比(1.62±1.53) mg/L,P=0.037]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0±0.55) mg/dL比(1.06±0.26) mg/dL,P=0.669]和血清睾酮[(275.00±100.68) ng/dL比(280.28±85.52) ng/dL,P=0.823]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IPSS[(3.81±1.88)分比(0.69±0.30)分,P<0.001]和QOL评分[(2.76±0.68)分比(0.12±0.08)分,P<0.001],以及更高的LUTS风险[86.49%比42.31%,P<0.001],尤其是中度LUTS风险(21.62%比0,P=0.01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肥胖(体重指数≥30 kg/m2)与中度LUTS风险显著相关(r=0.407,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C肽是青年肥胖男性人群出现中度LUTS症状的重要危险因素(P=0.009、0.029、0.002);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和空腹C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11、0.003)。

结论

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中度LUTS风险明显增加,收缩压和空腹C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引用本文: 李炫昊, 胡德超, 刘洋, 等.  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下尿路症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 47(1) : 17-2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20.01.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是由排尿期、储尿期和排尿后期组成的一组症候群。其病理机制复杂,不仅与膀胱、前列腺、尿道等下尿路器官以及盆底神经及血运等改变有关,还受全身循环、内分泌、神经系统等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1]。当前,肥胖已成为全球突出的健康问题,影响约1/3的美国人口,在我国城市人口中占比近1/4,且随着国人饮食习惯及生活行为的改变,肥胖呈现出年轻化趋势[2]。对于肥胖与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BPH/LUTS)的相关性研究,文献报道不一。研究认为,肥胖与BPH/LUTS具有显著相关性,是BPH/LUTS临床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肥胖引起的代谢组学异常、性激素失衡以及慢性炎症等病理改变有关,而后两者是BPH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改变[3,4,5]。肥胖所引发的代谢组学改变可最终进展为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在内的临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以及LUTS风险[6]。当前围绕肥胖或MS与BPH/LUTS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而年龄本身是肥胖和LUTS的重要共同因素。流行病学数据显示,LUTS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中重度LUTS在50~60、60~70、70~80、8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分别为26%、33%、41%和46%[7]。此外,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激素水平也发生改变,而性激素比例失衡也是肥胖和LUTS发生的重要共同因素[8]。在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调研LUTS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更加准确和深入地研究肥胖对LUTS的病因学意义以及相关代谢组学机制,对临床指导青年肥胖人群LUTS的防治以及中老年难治性LUTS诊疗策略的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比青年肥胖和健康男性人群间的临床资料和LUTS评估,对肥胖与LUTS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寻找与之有关的危险因素,为后续的代谢组学研究奠定临床基础。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