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慢性肾脏病概念及分期诊断标准的演变和现状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18,16(1) : 1-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38.2018.01.001
引用本文: 田瑞, 周芸. 慢性肾脏病概念及分期诊断标准的演变和现状 [J] .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18, 16(1) : 1-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38.2018.01.00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1117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正式提出慢性肾脏病(CKD)定义及分期标准,该标准下普通人群CKD患病率较高,老年人及CKD3期患者比例更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全球肾脏病改善预后组织(KDIGO)对其定义及分期标准先后进行了四次调整,目前主要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白蛋白/肌酐(ACR)作为CKD分期标准,但GFR和ACR存在一定干扰因素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期待寻找更可靠的肾损伤标志物。现就CKD定义、分期诊断标准演变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