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产生高跨瓣压差的临床原因分析及治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39(10) : 883-8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904.2016.10.007
摘要
目的

分析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高跨瓣压差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高跨瓣压差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平均随访24.6(12~ 40)个月,行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术后人工瓣膜的有效瓣口面积(EOA),与不同种类及型号的人工瓣膜的参考EOA对比,可分为测量EOA=参考EOA和测量EOA<参考EOA。在测量EOA=参考EOA时,参照人工瓣膜的参考EOA和患者的体表面积(BSA)计算人工瓣膜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可分为EOAI>0.85 cm2/m2和EOAI<0.85 cm2/m2。根据上述不同标准分析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产生高跨瓣压差的原因。

结果

45例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出现高跨瓣压差患者中,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PPM)33例;术后人工瓣膜失功10例,其中发现血栓5例(3例加大华法林用量后好转;2例再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生物瓣严重钙化3例(再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2例人工瓣环血管翳形成影响瓣叶活动(再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2例,患者无明显不适,未做特殊处理。死亡4例,其中2例为重度PPM,另外2例为非心源性死亡。

结论

PPM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产生高跨瓣压差的最主要原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引用本文: 李金东, 武艳红, 董铭峰, 等.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产生高跨瓣压差的临床原因分析及治疗 [J]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 39(10) : 883-88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904.2016.10.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主要方法,风湿热、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及老年退行性变是引起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患者越来越多,所以目前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高跨瓣压差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常遇到的问题,研究结果证实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高跨瓣压差可增加患者术后早期和远期的病死率[1]。既往认为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PPM)是造成术后高跨瓣压差的原因,但有部分患者术前根据体表面积,计算人工瓣膜有效面积指数(EOAI)来选择人工瓣膜型号,术后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仍可发现高跨瓣压差。本研究通过对45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并存在高跨瓣压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