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及血栓形成的比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6,18(5) : 442-446. DOI: 10.3760/cma.j.issn.1671-7600.2016.05.016
摘要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InterTan髓内钉和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后隐性失血及血栓形成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采用内固定治疗的13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DHS组42例,男22例,女20例;InterTan髓内钉组43例,男21例,女22例;PFNA-Ⅱ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 d、3 d、7 d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等。术后7 d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结果

术后1、3、7 d,DHS组患者的Hb、Hct、TT、PT和APTT数值最小,PFNA-Ⅱ组患者的数值最大;DHS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PLT、FIB和D-二聚体数值最大,PFNA-Ⅱ组患者的数值最小,除InterTan髓内钉组与PFNA-Ⅱ组之间术后7 d TT及术后1、7 d 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项目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髓内钉组、PFNA-Ⅱ组患者DVT的发生率[2.3%(1/43)、0]显著低于DHS组患者[7.1%(3/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中,PFNA-Ⅱ较InterTan髓内钉和DHS在减少术后隐性失血和血栓风险的控制方面更有优势。

引用本文: 应霁翀, 刘观燚, 张勇, 等.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及血栓形成的比较 [J]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6, 18(5) : 442-446. DOI: 10.3760/cma.j.issn.1671-7600.2016.05.01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的老年创伤性骨折类型,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2]。保守治疗常需患者长期卧床和牵引制动,易导致压疮、坠积性肺炎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死亡率[2,3]。而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能使患者早期下地负重行走,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4]。现已有临床研究[5,6]表明,内固定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手术时间、创伤大小、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InterTan髓内钉和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PFNA-Ⅱ)内固定是目前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见的3种手术方式,但这3种术式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及血栓形成的影响目前极少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采用上述3种手术方式治疗的13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比较DHS、InterTan髓内钉和PFNA-Ⅱ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后隐性失血及血栓形成情况。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