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新构型四枚空心钉固定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生物力学分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21(2) : 160-165. DOI: 10.3760/cma.j.issn.1671-7600.2019.02.011
摘要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新构型四枚空心钉固定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

将12个成年防腐人尸体股骨标本编号后随机分为4组(n=3),制作成Pauwels Ⅲ型合并粉碎性骨折块的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模型。A组标本采用"双轴加压+双支撑稳定"固定方式,B组标本采用"正三角平行加压+小角度螺钉"固定方式,C组标本采用"倒三角平行加压+小角度螺钉"固定方式, D组标本采用"菱形排列螺钉"固定方式。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先后进行静态压缩测试、循环载荷测试和极限载荷测试。

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轴向压缩刚度分别为(995.29±34.16)、(509.89±138.90)、(559.28±111.25)、(610.18±232.35)N/mm,极限载荷分别为(3 225.33±461.31)、(2 008.67±237.27)、(2 705.67±496.39)、(2 395.33±403.71)N,以上项目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位移分别为(0.46±0.10)、(1.47±0.72)、(1.14±0.24)、(1.22±0.22)mm,极限测试刚度分别为(1 139.28±342.09)、(843.56±408.91)、(585.98±81.60)、(729.96±251.37)N/mm,以上项目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四枚空心钉治疗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时,"双轴加压+双支撑稳定"新构型具有生物力学优势,而"正三角平行加压+小角度螺钉"固定方式生物力学性能最差。

引用本文: 林焱斌, 余光书, 钟志辉, 等.  新构型四枚空心钉固定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生物力学分析 [J]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 21(2) : 160-165. DOI: 10.3760/cma.j.issn.1671-7600.2019.02.01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Pauwels Ⅲ型骨折一般为年轻患者继发于高能量外伤,骨折线较为垂直且移位明显,治疗较棘手[1];若合并粉碎性骨折块,难以完全解剖复位,将更不稳定,故我们将此种特殊类型的股骨颈骨折定义为极不稳定型。由于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限制以及年轻患者较高的活动能力需要,关节置换术并非此型最佳选择方案,通过保留自身关节,促进骨折愈合及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功能是主要的目标[2,3]。既往多采用3枚空心钉呈倒三角排列方式固定股骨颈骨折,但这种固定方式失败率可达20%~48%,严重影响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4]。因此,有学者提出增加1枚空心钉以抵抗Pauwels Ⅲ型骨折的剪切应力,从而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降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5]。然而,目前对于4枚空心钉该如何分布尚存在争议,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提出采用"双轴加压+双支撑稳定"新构型进行固定。本研究拟将此新构型与以往报道的构型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对比,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力学理论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