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损伤
骨内内固定在足踝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21(4) : 328-332. DOI: 10.3760/cma.j.issn.1671-7600.2019.04.010
摘要
目的

观察新型内固定装置骨内内固定(IO-FIX)在足踝关节融合术中的中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接受足踝部手术应用IO-FIX治疗的32例(40足)患者资料,男6例,女26例;年龄(61.7±15.1)岁(23~83岁);外翻28例36足,踝关节炎2例2足,类风湿踝关节炎1例1足,舟楔关节炎1例1足。比较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评估、AOFAS踝-后足评分、融合情况以及术后完全负重时间。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3.0~31.3个月(平均12.6个月)。总体融合率为95.0%(38/40),总体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41.9±9.5)分增至末次随访时(86.9±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翻共28例36足,关节成功融合率为97.2%(35/36),术后8周恢复完全负重;融合时间45~64 d,平均57.1 d;外翻角由术前52.1°±13.5°减至术后13.4°±4.9°,第1、2跖间角由术前14.5°±2.4°减至术后8.9°±2.4°,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41.8±9.9)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87.0±4.8)分,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融合术3例3足,均于12周之内完全融合并负重,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43.4±3.5)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86.3±3.5)分。

结论

IO-FIX在足踝关节融合手术中有一定优势,具有较好的中短期疗效。对于第1跖趾关节融合的疗效满意。

引用本文: 陈卓, 干耀恺, 史定伟, 等.  骨内内固定在足踝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 [J]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 21(4) : 328-332. DOI: 10.3760/cma.j.issn.1671-7600.2019.04.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关节融合术是足踝外科治疗足踝疾病的常用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融合面新鲜化、软骨下骨的良好接触,以及良好稳定的固定装置[1,2,3,4]。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固定装置,如克氏针、钢板、加压螺钉等[5]。如何使固定更加稳固,降低固定物对软组织的激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选择适合固定物首要条件。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