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影像学量化评估方法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5,23(8) : 622-62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5.08.010
摘要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可使卒中风险增高。椎基底动脉显著延长、扩张和弯曲是VBD的主要形态学表现,但对VBD的影像学量化评估尚缺乏统一认识。一些研究显示,基底动脉弯曲长度和理论长度、基底动脉成角和椎动脉迂曲指数等量化指标可用于VBD的影像学量化评估。

引用本文: 鹿桂凤, 张道培, 张杰文, 等.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影像学量化评估方法 [J]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5,23 (8): 622-627.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5.08.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是一种以椎基底动脉显著扩张、延长和迂曲为特征的少见疾病[1]。血管造影和尸检研究显示,VBD的人群整体发生率低于0.05%[2],在首发卒中人群中约为2.06%[3],在后循环梗死患者中为3.7%[4]。在日本成年人群中,无症状VBD的检出率为1.3%[5]。VBD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包括先天性因素[6]、感染[7]和免疫因素[8]等。VBD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以缺血性卒中最常见,其次为脑神经和脑干压迫症状、阻塞性脑积水以及脑出血[1]。VBD的长期预后主要取决于诊断时的严重程度以及其本身的演化特征[9]。目前VBD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VBD的并发症[10],支架置入术也可能有望成为治疗VBD的有效方法[11]。另外,亦有部分椎基底动脉迂曲不能归于VBD[12],但如何量化评估这些血管弯曲和VBD尚无共识。现就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量化评估方法及其特点作简要介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