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尼可地尔预处理对深低温低血流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24(5) : 428-43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6.05.006
摘要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深低温低流量(deep hypothermic low flow, DHLF)小鼠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105只3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可地尔5 mg/kg组、尼可地尔10 mg/kg组、尼可地尔20 mg/kg组、尼可地尔20 mg/kg +LY294002组以及LY294002组,每组15只。建立DHLF模型,在再灌注24 h后取小鼠脑组织进行HE和TUNEL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病理学改变和细胞凋亡,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总Akt、磷酸化Akt(phospho-Akt, p-Akt)、Bcl-2和Bax蛋白表达。

结果

HE病理学染色显示,尼可地尔组皮质神经元损伤减轻,胞膜凹陷、胞核固缩、浓染、核仁模糊不清等现象明显减少,神经元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TUNEL染色显示,各剂量尼可地尔组凋亡指数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均<0.05)。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尼可地尔组p-Akt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而Bax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均<0.05)。加入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后,脑皮质神经元病理学损伤较模型组无明显差异,凋亡指数和p-Akt、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尼可地尔对DHLF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调控下游蛋白Bcl-2和Bax表达有关。

引用本文: 温中源, 郁迪, 杨磊, 等.  尼可地尔预处理对深低温低血流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J]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 24(5) : 428-433.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6.05.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约为0.7%~0.8%[1]。我国每年活产婴儿罹患先天性心脏畸形者总数高达22万左右[2]。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为当今小儿心脏外科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巨大动力,深低温低流量(deep hypothermic low flow, DHLF)技术是目前临床应用于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体外循环灌注方式,可在手术过程中将患者体温维持在18~20 ℃以下,且保持灌注量<40~50 ml/(kg·min),常用于病情严重、心内畸形复杂、侧支循环丰富的患者。然而,长时间DHLF后,中枢神经系统仍然会遭受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发生癫痫发作、精神运动性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3,4,5]。深入研究DHLF神经保护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机制,探索有效的干预靶点,进一步延长DHLF的安全时限和减轻患儿脑损伤,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