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计算机辅助姿态平衡训练对小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影响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24(6) : 510-51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6.06.004
摘要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姿态平衡训练系统联合Bobath平衡训练对小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疗效。

方法

40例小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Bobath平衡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训练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计算机辅助姿态平衡训练系统进行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和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价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并采用计算机辅助姿态平衡训练系统根据重心轨迹长度、轨迹矩形面积和轨迹外周面积进行姿势平衡能力评定。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后BBS、mBI和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01),重心轨迹长、轨迹矩形面积和轨迹外周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或0.05);除FMA评分外,联合训练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

在Bobath平衡训练基础上使用计算机辅助姿态平衡训练系统能显著改善小脑卒中后的平衡障碍和肢体运动能力,从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引用本文: 袁景, 沈宏华, 孙超, 等.  计算机辅助姿态平衡训练对小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影响 [J]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6,24 (6): 510-514.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6.06.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平衡功能障碍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步行能力和安全性,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国内的一项单中心研究报道了45例小脑出血和37例小脑梗死患者,占同期1 582例脑血管病的5%左右[2]。小脑卒中是引起中枢性平衡障碍的常见病因,小脑与脊髓、前庭、大脑皮质等存在密切联系,可通过下行运动系统来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小脑卒中以眩晕、眼球震颤、剪刀步伐、站立行走不稳、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等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国内文献报道,约86%的小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为倾倒或步态不稳[3]。因此,改善平衡障碍将有助于改善小脑卒中患者的行动能力。传统的卒中康复训练多采用Bobath技术,例如平衡杠、巴氏球、坐位和站位平衡训练等。近年来,计算机辅助姿态平衡训练仪器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可有效提高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的平衡能力[4]。本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该系统对具有平衡障碍的小脑卒中患者实施训练,观察其对平衡障碍的影响。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