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壁AIF-1、MMP-9和COX-2表达上调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24(9) : 833-83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6.09.009
摘要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物炎症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 AI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和环加氧酶-2(cycloxygenase-2, COX-2)在颅内破裂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收集12例颅内破裂囊状动脉瘤瘤体和颞浅动脉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动脉瘤和颞浅动脉AIF-1、MMP-9和COX-2表达。

结果

动脉瘤瘤壁可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AIF-1、MMP-9和COX-2表达主要见于破裂动脉瘤瘤壁组织的内膜层和中膜层,并且主要分布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细胞质内,而在颞浅动脉不表达或极少量表达。半定量分析显示,动脉瘤瘤壁AIF-1破裂IAAIF-1[0.006 7(0.004 2~0.014 6)对0.000 0(0.000 0~0.001 0);Z=-4.236,P<0.001]、MMP-9[0.002 2(0.000 7~0.004 3)对0.000 0(0.000 0~0.000 0);Z=-4.442,P<0.001]和COX-2[0.002 8(0.002 2~0.004 3)对0.000 0(0.000 0~0.000 0);Z=-4.442,P<0.00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颞浅动脉组。男性患者破裂动脉瘤瘤壁AIF-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0.016±0.013对0.009±0.006;t=1.440,P=0.043)。

结论

颅内破裂囊状动脉瘤瘤壁AIF-1、MMP-9和COX-2表达显著上调,提示存在炎性反应,并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瘤发生、发展和破裂过程。

引用本文: 刘小飞, 段永红, 廖勇仕, 等.  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壁AIF-1、MMP-9和COX-2表达上调 [J]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6,24 (9): 833-838.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6.09.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 IA)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2%[1],年破裂率约为1%,一旦破裂将会引起严重后果。既往研究表明,炎性反应介导的血管重构是血管狭窄和动脉瘤形成的重要机制,炎性细胞介导的动脉壁破坏和重构过程可能参与了IA的进展和破裂[2,3]。同种异体移植物炎性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 AI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和环加氧酶-2(cycloxygenase-2, COX-2)都可由巨噬细胞产生,通过炎性反应参与多种病理生理学过程[4]。AIF-1是活化巨噬细胞参与炎性反应的标记物[5],其在IA瘤壁中是否表达尚不清楚。多项研究表明,MMP-9和COX-2均在IA中高表达,且在破裂IA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未破裂IA[6,7]。然而,在IA瘤壁组织中AIF-1、MMP-9和COX-2是否同时表达,且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否协同参与IA的发生、发展和破裂,目前尚未见报道。在本研究中,通过收集人破裂囊状IA瘤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3种炎性因子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破裂囊状IA中的意义。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