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破裂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部位与转归的相关性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7,25(10) : 910-91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7.10.007
摘要
目的

探讨破裂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 VADA)的部位与血管内治疗后转归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36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破裂VADA患者,根据VADA与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开口的位置关系分为PICA近端组(13例)、PICA远端组(13例)和累及PICA组(10例)。比较3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血管内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和治疗6个月后转归良好(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率。

结果

PICA近端组7例行重建性血管内治疗(reconstructiv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RET),6例行血管内孤立术(endovascular internal trapping, EIT),转归良好率100%(13/13);PICA远端组7例行RET,6例行EIT治疗,转归良好率84.6%(11/13);累及PICA组4例行RET,6例EIT治疗,其中2例行经健侧椎动脉逆行PICA支架置入术联合VADA节段并近端椎动脉弹簧圈栓塞术,转归良好率60.0%(6/10)。3组总体转归良好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累及PICA组转归良好率显著低于PICA近端组,而且显著低于PICA近端组和PICA远端组合并后的转归良好率(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Fisher分级3~4级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8.0,95%可信区间1.71~458.82;P=0.020)。

结论

破裂颅内VADA的血管内治疗术式选择须评估夹层动脉瘤与PICA开口的位置关系,累及PICA开口者血管内治疗可能存在较大风险,并影响转归。

引用本文: 郑峥, 汪银洲, 程琼, 等.  破裂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部位与转归的相关性 [J]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7,25 (10): 910-91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65.2017.10.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椎动脉夹层分离是头颈部动脉夹层分离的重要类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 VADA)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颅内VADA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常见病因,病情常较重,转归较差[1]。一旦VADA破裂发生SAH,再出血发生率为20%~70%,其中57%~93%发生于首次出血后24 h内,病死率高达46%,因此应尽快实施救治[2]。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颅内VADA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转归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颅内VADA部位与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开口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关键因素,应引起临床介入医生的高度重视。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部位颅内VADA破裂所致SAH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的转归。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